在乱世末年,天下纷争不断,各路英雄纷纷崭露头角。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刘备的目光投向了西蜀益州。益州之主不明真相,误信谗言,让刘备顺利进入蜀地。巴都太守听闻此消息,深知蜀地将易主,内心忧虑不已,感叹自己独坐穷山,无力回天。
随着刘备在蜀中与刘璋的矛盾激化,巴都的战火也熊熊燃起。严颜坚守巴都,张飞率军前来挑战。初次交锋,双方势均力敌。诸葛亮的智谋与张飞的大胆相得益彰,他们共同商讨对策,准备应对严颜的坚守。张飞性情刚烈,一心想要斩将夺城。诸葛亮深知严颜忠义,劝张飞不可轻易杀降。张飞听从劝告,下令军中士兵不得伤害严颜。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严颜的守城大将弃城而逃,张飞率军入城,活捉了严颜。面对严颜的宁死不屈,张飞愤怒不已,欲将其斩首。严颜毫不畏惧,坦然面对生死。他的大义凛然深深震撼了张飞。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亲自为他松绑,请他上座,并向他道歉。张飞深知收服人心的重要性,对严颜以礼相待,终于使他归降刘备。
严颜的归降为张飞入蜀铺平了道路。一路上的守关之将多为严颜的部下,他们在严颜的劝说下纷纷投降张飞。张飞凭借义释严颜的功绩,一路顺利进入蜀地,甚至先于诸葛亮到达。
诸葛亮听闻此事,对张飞的义举大加赞赏。他对刘备说,张飞虽为武人,却能义释严颜,展现出国士的风度。刘备也感到欣慰,厚待严颜,赏赐张飞大量财物,并任命他为巴西太守,封爵新亭侯。
若无张飞义释严颜,而是杀了他,那么即便他之后一路苦战,也未必能真正进入西川。而若没有张飞打通陆路,诸葛亮的大军即便到达西蜀,也将陷入险境。张飞义释严颜当为入蜀的第一功。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也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