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选拔不仅要有才还要颜值高才得重用

历史人物 2025-03-30 16:07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当今社会,有一种新的观点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而如今,我们还需要再加上一句: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想要涉足政治就是你的不对。这并不是我在危言耸听,而是历史真实的一面。在古代,官员的选拔并非仅仅依据才华和能力,颜值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众所周知,和珅是乾隆时期的重臣,陪伴乾隆皇帝二十多年。除了他的能力之外,让乾隆皇帝顺眼更重要。有一种说法是,和珅面相清秀,特别像乾隆喜爱的一个含冤而死的妃子。尽管和珅比乾隆小39岁,但在乾隆眼里,和珅绝对是小鲜肉一类的存在。他帅气、有才,还擅长拍马屁,自然深得皇帝的喜爱。

更为夸张的是,历史上居然有一位因颜值高而被提拔的男戏子。据《萍州可谈》记载,这位帅哥名叫王迥。他长相英俊,容貌如玉,神态如秋水,姿容绝美。人们称他为“奇俊王家郎”。王家郎不仅人长得帅,还能歌善舞,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在皇家歌舞团里更是顶梁柱。

尽管王家郎才华横溢,但他的品德却饱受非议,学识也有限。尽管如此,宰相依然举荐他担任监司,充任纪检官员。宋神宗听闻“王家郎”的名字后,欣然同意。

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选官的标准虽然有所变化,但看脸选才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次轮到蔡确这位宰相推荐一位极其有才华的丑男——袁应中。这位袁应中不仅满脸麻子,似乎还有点儿残疾,肩胛骨长得歪斜。他的才华足以掩盖这一切缺陷,最终得到了宰相的举荐和皇帝的认可。

历史告诉我们,颜值在古代官员选拔中确实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才华和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担任官职的关键因素。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仅仅看重颜值的时代,而是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表现的时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