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陶侃母亲教子严格 曾退回儿子寄来的腌鱼

历史人物 2025-03-30 14:1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陶侃的东晋名将,他的战功显赫,深受后人敬仰。他的治下的荆州,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的美誉传遍四海。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他背后那位伟大的母亲——陶侃母。

陶侃母是一位勤俭耐劳、贤惠明理的女性。在丈夫去世后,她凭借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支持陶侃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以增长学问和见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鄱阳孝廉范逵慕名来访陶侃。面对没有酒食款待的窘境,陶母湛氏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长发做成假发换钱,招待范逵及其仆从。这种无私的付出和贤惠的品质赢得了后人的称赞,用“截发留客”的故事流传至今。

陶侃年轻时曾在浔阳县担任小官,监管渔业。一次,他送了一罐腌鱼给母亲品尝。湛氏却原封不动地退还了,并严厉地批评儿子要廉洁奉公、不牟取私利。这一举动深深影响了陶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在日后的军旅生涯中始终坚守清廉自律的底线。

湛氏对儿子的生活也管束甚严。陶侃在武昌与佐吏宴饮时,都严格遵守母亲的酒量限制。他常对部下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一旦发现佐吏因谈论趣事而耽误政事,他就会严肃处理。这种严谨的家风为陶侃赢得了部下的尊重和信任。

陶母教子的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官吏舒元舆在路过陶母墓时,感叹于陶母的教子之道与孟母一样恩威并重,使家训获得成功。他深感敬仰,写下《陶母坟版文》,称赞陶母是教子的楷模。

陶侃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诲和付出。从陶母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影子:她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为儿子铺设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她的智慧和品质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像陶母一样的人,用智慧和爱心去教育和引导下一代,为他们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