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才惜才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不仅仅只是说说
历史人物 2025-03-21 00:11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曹操的惜才之道:一代豪杰的纳贤气度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位求贤若渴的豪杰。为了吸纳英才,他曾三次颁布《求贤令》,昭示天下,表示愿意接纳各方人才。而曹操的惜才并非空谈,他的行动证明了一切。对于前来投奔的有识之士,曹操都敬若上宾,虚位以待。
以官渡之战为例,当时曹操的实力远逊于袁绍,形势一度极为不利。在此背景下,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拘,愤而投奔曹操。曹操听闻许攸来投,连鞋袜都来不及穿戴,便出城相迎。正因许攸的相助,曹操得以采用火烧乌巢的计谋,最终战胜袁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若无曹操的求贤若渴和对投效者的诚意,官渡之战的胜者恐怕难以预料。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手下的谋士陈琳更是写下了痛斥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在战胜袁绍后,曹操并未对陈琳恶语相向,更未将其处死。相反,他给予陈琳解释的机会,并最终委以重任。曹操能容忍陈琳对自己的辱骂,甚至对自己祖宗三代的痛斥,关键在于他爱惜陈琳的才学。这样的气度和胸怀,让曹操得以重用那些敢于直言甚至冒犯自己的人。
更令人钦佩的是,曹操连杀子仇人都能够容忍。在征讨宛城时,面对张绣的叛变,曹操的儿子为救父而丧命。当张绣再次投降时,曹操并未将其处死,反而大加封赏,看重的就是他的才能。而张绣也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在战场上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
曹操的惜才之道展现了一代豪杰的纳贤气度。他为了吸纳人才,不惜接受并重用杀子仇人,这样的胸襟和气度着实让人敬佩。也正因为曹操有如此广博的胸怀,才能成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势力。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人才是成功的关键,而尊重、理解和重用人才,则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上一篇: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怎么残疾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曹操求才惜才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不仅仅只是说说
- 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怎么残疾的?
- 唯一能与皇后同席而坐的妃子,慎夫人有多受宠
- 死得最惨的女人生前被做成人彘 死后却成神仙
- 古人喝酒之前为何都要加热一下是为了什么-
- 北宋状元胡旦简介:以病请辞,遵旨荐寇准以代
- 武则天为何当了12年的才人 李世民不喜欢她吗
- 胤礽作为清朝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为何却没能
- 汉景帝长子刘荣,被夺走太子之位,他是什么结
- 奇闻!司马炎竟然派爱姬教授太子房帷之事
- 水浒中林娘子被休掉之后,为什么没有选择高衙
- 巴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女,史料是如何记
- 朱棣后宫的外国妃子是谁?长的很美吗?
- 曾率部打败秦国 因有人笑他不帅而杀光一城之人
- 晋妃富察氏是什么身份?纳为妃子后,独守空闺
- 丙吉是如何成为一代名相的?生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