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疑兵之计是给谁设的?是给司马懿设的吗
历史人物 2025-03-20 22:5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祁山的四面征战中,孔明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一时间后主也深信了他的智谋。面对谗言如风的政治环境,后主下诏令孔明撤军。孔明在接到这份无奈之命时,仰天长叹。他明白,主上年幼,宫廷之中必有奸臣作祟。他感叹自己的大志未竟,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却要还朝?若是不从诏命,则显得对幼主不敬;若遵命撤军,则恐怕再无良机。
面对复杂的局面,孔明决定按计划行事。他深知一旦大军撤退,司马懿必定会趁势追击。他布下了巧妙的退兵之计。大军撤退时,看似普通的士兵只有一千人,却故意掘出两千人的灶。第二天再掘灶三千,又暗示着兵力不断增多。此计乃是模仿当年擒时的添兵减灶策略,却反向运用。这一策略背后的逻辑令人叹为观止。孔明解释说,司马懿知道他们撤退后必然会追赶,但又会怀疑其中有埋伏。当看到蜀军的灶数每天都在增加时,他会更加疑虑,不敢轻易追赶。这样,蜀军就能安全撤离。
司马懿得知孔明的计谋后,虽然估计反间计已经奏效,但面对孔明的智谋,他仍然不敢轻举妄动。他亲自率百余骑前往蜀军营地探查,确认灶的数量后,心生疑虑。他反复核查,当确认孔明真的在增兵增灶时,他深知若轻举妄动,必中孔明之计。于是,他决定暂时退兵,另作打算。
孔明未损一兵一卒,安然撤离。当地居民向司马懿透露实情,司马懿得知孔明退兵时并未增兵,只是增灶以迷惑追兵。司马懿深感惭愧,仰天长叹自己的智谋仍不及孔明。最终,他也只能带领大军返回洛阳。
孔明的智谋与胆识在这场撤兵之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的计谋不仅成功迷惑了敌人,还使得自己在面对不利局面时能够全身而退。这一事迹也进一步证明了孔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他的智谋与策略成为了后世军事家研究的典范。
上一篇:拥有七万雄兵的诸葛瞻为什么会败给邓艾?真相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孔明的疑兵之计是给谁设的?是给司马懿设的吗
- 拥有七万雄兵的诸葛瞻为什么会败给邓艾?真相
- 李清照46岁再嫁年轻公子:竟没想竟成人生污点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
- 《西游记》中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让唐僧去取经
- 孙悟空为何不怕十殿阎罗?孙悟空为何不会死
- 趣闻锱铢必较 揭司马光请客抠门儿&rdqu
- 义渠王和宣太后为什么会在一起 义渠王是因为秦
- 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被列为春秋五霸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 戴至德: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 乾隆皇帝的一顿年夜饭有多少道菜?
- 魏延不能成为蜀汉五虎将之一的原因
-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
- 明清跳槽”的真正含义:竟是风月场里另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不担心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