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社会愚昧乱象:竟然派女兵上阵退敌?

历史人物 2025-03-19 22:17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阅读清史,有时会产生一种仿佛在观赏卓别林滑稽剧的错觉。那年的山东王伦起义,乱军如潮水般涌向临清城,将这座城池围困得如同孤岛。城内的守军奋力抵抗,炮火不断向敌军轰去,然而却总难命中目标,敌军仍然不屈不挠地发起冲锋。

守将叶信面对困境,急中生智。他命令将鸡血与粪汁混合后洒在城墙上,甚至让脱去裤子,以阴门对着敌人。这一切看似荒谬之举,似乎想以此扭转乾坤,击败敌军。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时光流转至1840年,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爆发。清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重创,失地连连。如浙江的定海、广东的大角、沙角炮台都相继失守。

在这危急时刻,朝廷慌忙调派湖南提督杨芳率领17000余名士兵前往广东,与英军展开决战。杨芳认为清军的固定炮台难以抵挡敌舰的大炮,他坚信敌人一定使用了某种邪术。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收集妇女用的马桶,将其平放在木筏上,马桶口对着敌舰,试图以此破除敌人的“邪术”。

官员们的愚蠢行为令人哑然,甚至一些普通百姓也显得幼稚可笑。在1870年,容闳的建议为清朝带来了一线曙光。他提议选派幼童前往美国留学,以培养未来的洋务人才。这一建议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按照规划,朝廷决定挑选120名约12岁的学生,分四年派赴美国,每年三十名。在那个时代,读书入仕才是人们心中的正途。当首批留学生开始招募时,上海居然难以凑齐三十名学子。尽管如此,这一历史性的决策为清朝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篇章。

这段历史宛如一部充满荒诞与真实的戏剧,既有令人捧腹的愚蠢之举,也有充满智慧的革新之举。读史使人明智,而这段清史更是充满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