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孙权如何下决心抗曹:鲁肃成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 2025-03-19 11:0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鄱阳湖畔,孙权召集满朝文武,商讨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湖面波光粼粼,而朝堂之上,气氛紧张。面对曹操南征的大军,东吴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一片主降的声音中,唯独鲁肃沉默不语。当孙权起身更衣时,鲁肃紧随其后,深知此人有话要说的孙权,握住他的手问:“你要说什么?”鲁肃沉声道:“刚才众人的议论,会误了江东。我们面对的,是三分天下的关键一战。”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的烽火连天,是天下大势的转折点。曹操为了统一江山,挥军南下,而东吴则是这场战争的关键。面对号称百万的曹军,孙权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张昭等人以种种理由主张投降,但鲁肃和周瑜却坚持抗战。

当时的主降派声音占据了上风。他们认为曹操托名汉相,与之对抗似乎是对中央的叛逆;且曹军已有荆州水军,水陆并进,长江天险亦难以抵挡;更何况曹军人多势众,东吴兵力单薄,难以匹敌。

然而鲁肃的一席话,却如清泉石上流,切中要害。他对孙权说:“我在你手下做官,到了曹操那边还是可以做官的,但你却怎么样呢?”这番话让孙权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轻易投降。于是,他同意召回周瑜,共议大事。

周瑜归来后,坚决主张迎战。他的理由是:北方并未完全稳定,西面有韩遂等后患,曹军不能久持;北方人不善水战,荆州人并非真心降曹;而且时值寒冬,缺乏马草,天时亦不利于曹军。

鲁肃和周瑜的游说终于让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事实上,北兵虽多,但孙刘联军占据长江天险,擅长水战,双方兵力对比并非悬殊。

最终,孙刘联火攻之计大败曹军。曹操无奈,只得留下部分兵力守江陵,自己引兵回北方。周瑜乘胜追击,打下江陵,曹仁只得撤兵。从此,长江流域尽属孙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