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 2025-03-19 07:5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战国后期,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伐齐,势如破竹,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直至都城临淄。当齐国仅余莒和即墨两城时,乐毅却选择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停滞三年。

常人看来,乐毅已可轻易拿下这两城,为何要在此刻停顿?其实,乐毅的考量远非一般人所能及。他知道攻下城池易,而归顺人心难。他选择在此时进行宣传,展现君王的仁爱与燕对齐的善意,意图瓦解齐人的抵抗意志。这样的策略在齐国仍有两座城池、国君犹在、王室力量存在的背景下,几乎难以实现。

乐毅的停滞不仅给了齐国喘息的机会,更让其有了应对的时间。在这三年中,齐国不仅找到了应对策略,还等来了燕国内部的变化——燕惠王取代乐毅。乐毅之举更有可能包含个人野心。在攻齐过程中,他或许有独占功劳、独吞齐国的想法。

当乐毅攻下临淄后,他让燕昭王带走城中财宝,这一行为或许是为了转移齐人的情绪。而在围困莒和即墨时,他的宣传使得他在齐国人心中的形象更为突出。有人认为乐毅或许有过取代齐王的念头。

历史的真相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乐毅的决策背后可能包含了更多的考量与权衡。他的围而不攻,或许既包含了归顺人心的策略,也可能包含了个人野心的考量。而最终,因未能完全收复人心以及燕惠王的替换,使得乐毅的意图未能完全实现,他不得不远走他乡。而齐国则在这漫长的围困中找到了生机,最终实现了复兴。

乐毅的决策充满了智慧与复杂的人性考量,他的故事成为了战国历史上一段引人入胜的传奇。不仅展现了一位杰出将领的智谋与决断,更揭示了人性深处的欲望与矛盾。尽管历史真相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揭示,但这一段传奇无疑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考空间与无尽的遐想。

上一篇:关羽的形象为何红配绿-红脸竟戴绿帽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