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如何成为饕餮盛宴:汉代起元旦大吃大喝已

历史人物 2025-03-19 06:1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岁月轮转,中国春节的历史悠久且礼仪隆重。在尧舜时期,春节被称为“载”、“岁”、“祀”,到了周代则称之为“年”。春节不仅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历史最悠久的,更是一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盛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节日食品丰富而精致,其中饺子和年糕尤为突出。

从立春到正月初一,春节的庆祝活动逐渐过渡,形成了今天的元旦。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新年前夕是“月穷岁尽之日”,除夕与元旦的交替是岁月轮回的枢纽,历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品尝美食是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为风气。每年元旦,群臣都会向皇帝朝贺,皇帝会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共度佳节。在魏晋至唐代,元旦朝贺和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

年夜饭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除夕之夜,家人会准备丰盛的菜肴,迎接新年。这些菜肴要一直留到新年十二日,然后被丢弃在街头,寓意去旧迎新。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一直等到元旦来临。长安宫廷也会举办守岁宴席,皇家子孙与部分臣僚陪皇帝共度除夕之夜。

在广大北方地区,饺子已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主角。早在明朝时期,饺子在皇宫中被称为“扁食”。人们在五更时燃香、燃爆竹,开门迎新年。接着饮用椒柏酒,吃扁食(即饺子)。有的饺子里会包着一两枚银钱,吃到这样的饺子象征着吉祥如意。到了清代,无论贫富贵贱,都以白面作角食之(即吃饺子),这是举国欢庆的象征。

除了饺子外,年糕也是明朝时期京都新年的时令佳品。在明朝的北京,人们在新年早上洗漱完毕后吃黍糕,称之为“年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到了稍晚的时期,《帝京景物略》也记载了这一点。这一传统也反映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