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原本不是病!竟成清代官员请假的托辞
历史人物 2025-03-19 05:46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感冒”这一日常用语,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在古代的中医典籍中,并无“感冒”一词。原来,这个常用语并非医学术语,而是源于官场,成为官场中的专用语。
古代有专门的机构,如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以及秘阁、龙图阁等阁,这些机构负责图书经籍和国史编修的繁重任务。按照规定,每晚都需要有官员在这些机构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他们会在请假簿上写下“腹肚不安,免宿”,作为一种常见的借口。这本请假簿被馆阁的官员们俗称为“害肚历”。这一记载源自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生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他独树一帜,喜欢在请假时别出心裁。他在请假时,不在簿上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感风”。他在自己的著作《耆旧续闻》中记录了自己的这一发明。这一词汇的来源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当时有个中医学派,称为“永嘉医派”,其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其中外因称为“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即是受到中医学的影响。
陈鹄的“感风簿”一词风靡官场,成为官员们请假休息的托辞。到了清代,“感风簿”逐渐演变成了“感冒假”。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提到:“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字透露出一种坚持工作的精神,即使感到不适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病情全面爆发。
今天,“感冒”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人人都会说,但其有趣的来历却往往被遗忘。这段从官场发源的故事,展示了语言变迁的有趣过程。
上一篇:陈霸先是怎么登上帝位的?来看看一介草根的逆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感冒原本不是病!竟成清代官员请假的托辞
- 陈霸先是怎么登上帝位的?来看看一介草根的逆
- 白居易好女色:为求新奇十年内换了三批家姬
- 明朝六位公爵之中 只有此人陪着朱元璋走到尽头
- 太庚:商朝第七任帝王,谥号商宣王&rdquo
- 古代法律是如何保护陪酒女的人身安全
-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洗澡轶事神女汤&rd
-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 五代名将王彦章,后人为何为他立庙?
-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死的?因为一句玩笑话害
- 宋朝第一摄政的皇太后: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
- 大唐文人第一硬汉,颜真卿的生平趣事
- 拓跋太兴:京兆王拓跋子推之子,他担任了哪些
- 女皇武则天的安定公主是否真的没有死-
- 西游记取经后期孙悟空为何动辄哭鼻子?
- 智力是否天生:儿童的智力40%来自于父母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