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重阳节究竟去哪登高?山、楼和寺庙

历史人物 2025-03-19 05:02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重阳登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那么,古人重阳时究竟在哪里登高望远呢?

古人重阳登高的首选是山川。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特别钟爱重阳登山,他们的诗词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此的绝美篇章。比如,有人曾登上玄武山,挥毫泼墨留下了《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王维的好友曾攀登过襄阳的兰山,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描绘了兰山的美景。南唐词人徐铉曾踏过落星山,戴复古则曾登顶黄鹤山。就连明清时期的皇帝们,也爱在万岁山(即北京的景山)上登高赏景。或许皇阿玛们只是把登高当做一种雅趣?

除了登山,重阳登楼也是古人的挚爱。古代的亭台楼阁,无论是建在山巅还是平原的制高点,都成为了文人骚客们的登楼之选。南朝的江总曾写过一首《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为“重阳登楼诗”开创了先河。长安的曲江亭和临渭亭,是皇帝们聚集朝臣们吟诗作画的地方,《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这样的“重阳应制诗”。就连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武元衡、权德舆、韦安石等也曾在这些诗会上留下过篇章。

寺庙也是古人重阳登高的热门地点。古人对佛教道教深信不疑,寺庙多建于风景秀丽之地,且寺庙内多有佛塔等建筑,便于登高望远。唐朝的诗人宋之问、樊忱等人曾写过去慈恩寺浮图登高的应制诗。浮图即佛塔。在北宋时期,开封的人们重阳登高多选仓王庙等地,而清初北京的人们则偏爱阜成门外的五塔寺和法藏寺。登高之余顺便参禅悟道,真是一举两得。

可以说,古人重阳登高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登山、登楼还是寺庙登高,都是他们表达对生活热爱和对自然敬畏的方式。这些传统习俗至今仍然被人们传承和发扬,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