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袭虽一介文人却能以五十人便能突破刘表一万

历史人物 2025-03-19 03:36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杜袭,字子绪,乃颍川定陵人士。彼时豫州,饱受黄巾之乱侵扰,早已疲惫不堪。杜袭避乱至荆州,然彼以为刘表非拨乱反正之人,遂赴长沙以观天下大势。

建安初年,天子建都许昌,大量起用豫州本土人才。杜袭回归故里,被委以西鄂长之职。西鄂毗邻水滨,位于南阳之南,与刘表统治之荆州接壤。昔日官吏聚民守城,无暇农耕,致使西鄂县地荒民困,仓库空虚。

杜袭深知民以食为天,遂遣老弱之民散居种地,留壮士守城。此举大得民心。建安六年(201年),刘表遣兵万余攻西鄂。众吏民闻讯惶恐,然杜袭胆识过人。他召集吏民五十余人誓师守城,安抚民心,允其亲属离城从事农业生产。众人感其诚意,愿随杜袭共御外敌。

杜袭亲自披挂上阵,与吏民同心杀敌。其英勇之举感染众人,众志成城,誓死奋战。此战,刘表军死数百人,而杜袭方仅死三十余人、伤十八人。杜袭率众突围,虽死伤众多,然无一人投降。沿途收集散民,吏民敬其勇武,纷纷随其转移至摩陂营,如同归家。

《九州春秋》记载,当时刘表军攻西鄂城,南阳功曹柏孝长亦在城中。闻战声,柏孝长惊恐万分,避于屋内,半日后方敢露头。天亮后,侧听战况,日渐好转,渐敢持木棒参战。他对前方县令杜袭道:“勇可习也!”

由此可见,杜袭面对刘表万余人,本非撤退之计。其以五十余吏民抵抗刘表军长达五日之久,死伤殆尽方撤离。其身先士卒之胆识与勇武,竟能感染文人柏孝长,更彰显其非凡之勇气与决心!(原文来源:头条号)

杜袭之智勇,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更在于其治理地方的智慧与谋略。他深知民之重要,以民为本,安抚民心,凝聚众人之力共御外敌。其胆识与勇气,使他在乱世之中成为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员,为后人所敬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