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孙权和周瑜、鲁肃的关系真的很和谐吗?

历史人物 2025-03-19 01:1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纷争大势的时代背景下,名义上的东吴霸主孙权,实际上在军中,却被周瑜这一大将的威名所掩盖。孙权刚刚接手兄长留下的权力时,江东地区人心浮动,局势未定。周瑜则率领大军返回吴郡处理丧事,而后长期驻扎于此,对孙权而言,既是保护也是制约。孙权虽名义上是东吴之主,但在众多文臣武将眼中,周瑜的决策更具分量。当面对江东的征讨之时,张昭等人倾向于投降,而部分武将虽主张抵抗却也心中犹豫。周瑜的出现如同定海神针,他的决策让文臣武将纷纷拜会,希望他能指引方向。在周瑜的鼓舞下,孙权坚定了抵抗曹操的决心。

随着周瑜大败曹军,周郎的威名如日中天,江东之地几乎唯周瑜马首是瞻。甚至连曹操也挑拨离间,暗示孙权提防周瑜的野心。孙权知道周瑜虽有才干却未必谋反,但周瑜的功绩太过显赫,对自己确实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周瑜晚年,孙权对其有所压制,甚至拒绝了周瑜的一些战略计划。那么,周瑜之后呢?

鲁肃作为周瑜的好友,长期辅佐他,熟悉军务,虽为文人出身却深受武将们的尊敬。在关键时刻,鲁肃坚定辅佐孙权,曾劝孙权不可投降。赤壁之战前后,鲁肃主动与刘备联盟,成功地建立了孙刘联盟,为打败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权和鲁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矛盾的根源在于他们对孙刘联盟的态度不同。鲁肃一直主张稳固孙刘联盟,甚至亲自出面借给刘备荆州。而孙权则更像一个实用主义者,在困境中依赖联盟,形势有利时则想要更多。两人的目光长远与短浅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鲁肃虽然具有儒者气质,有时心慈手软,但在关键时刻却果断坚定。而孙权年轻气盛、野心勃勃,不会轻易安于现状。尽管他对鲁肃和联盟策略有所不满,但在鲁肃健在时,他始终无法独断专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