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来历(掩耳盗铃是不是历史
恐怖故事 2025-04-19 22:10www.188915.com恐怖故事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起源
本文目录清单
一、引言
二、掩耳盗铃的故事来源
成语“掩耳盗铃”源自《吕氏春秋》的自知之明篇。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赵灭范氏之后。有人趁机到范家偷东西,看到院子里挂着一口精美的大钟。小偷想要将钟带走,但钟体太大无法移动,他便想用锤子砸碎后再分别搬回家。
当小偷开始砸钟时,钟声响起。他担心人们会因为钟声而发现他的行径,于是用手捂住耳朵。他发现,捂住耳朵后钟声变小了,几乎听不见了。于是,他找到布团塞住耳朵,以为这样人们就听不到钟声了。他放心大胆地继续砸钟,结果钟声传出,被人们发现抓住了。
三、成语意义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意味着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却还想方设法去掩盖。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不顾事实真相,做出荒谬的决策。
四、成语故事细节
1. 范氏逃亡: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遭遇其他四个贵族的联合打击后,逃到齐国。
2. 钟的吸引力:钟作为古代打击乐器,其造型和图案都很精致,吸引了小偷的目光。
3. 小偷的行为:小到钟后,想要将其带走,但由于钟体太大,决定打碎后再搬。
4. 捂住耳朵的愚蠢行为:小偷担心钟声会暴露他的行踪,于是捂住耳朵,以为别人就听不到了。
5. 最后的结局:小偷的行为被人们发现,最终被抓。
掩耳盗铃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自欺欺人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掩盖事实真相,事实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坦诚面对问题,不要做出愚蠢的决策。
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台风海高斯形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