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剿灭黄巾悍将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奇人怪事 2025-04-18 21:3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奇技网导读
回首汉灵帝时期,皇甫嵩的名字与剿灭黄巾紧密相连。他击溃张角的主力,擒斩张梁、张宝,可谓农民起义军的克星。面对国贼董卓,这位悍将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皇甫嵩与董卓之间的关系并非基于私交,反而是充满旧恶。中平五年,凉州叛贼王国围攻陈仓,皇甫嵩与董卓受命共同围剿。董卓自认为久经沙场,对皇甫嵩的农民军经验不以为然。皇甫嵩却以策略制胜,认为不应轻率出战,而应等待时机。尽管董卓不满,但最终未能改变局势。
八个月后,陈仓坚守不下,皇甫嵩率军追击撤退的王国。董卓引经据典反对,但皇甫嵩坚信兵法需灵活应用。结果,王国军队一击即溃,皇甫嵩大获全胜。这一战绩让董卓心生忌恨。
中平六年,董卓被任命为并州牧,却拒绝交出军队。皇甫嵩面临诛杀董卓的机会,然而他却选择了奏报朝廷,等待裁决。汉灵帝虽怒,却因军队掌控在董卓手中而无奈沉默。
汉灵帝病逝后,董卓权势滔天,企图借朝廷之手杀掉皇甫嵩。面对征召,皇甫嵩准备赴京,却遭到长史梁衍的劝阻。梁衍认为,董卓屠杀公卿,征召大人实为不吉,应趁机讨伐董卓。皇甫嵩依然选择遵循朝廷诏令,结果落入董卓手中。
尽管皇甫嵩后来得以幸存,却失去了兵权,眼睁睁看着董卓乱国。在悔恨与伤痛中,他最终病逝。皇甫嵩之所以赴京,源于他的忠诚于汉室,只要是朝廷的诏令,他都会遵循。正如他遵循汉灵帝的诏书不去主动进攻董卓一样,哪怕是面对董卓的执政,只要是盖着皇帝的印章,他都要维护皇帝的威信。赴京之举,哪怕前方是死地,他也义无反顾。
上一篇:刘涛会说粤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