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与小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下一句是)
在戏剧与现实之间,女子与小人这两个角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在舞台上,她们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双方;在现实生活里,她们却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经常一同亮相活动,彼此间的友谊令人称羡。同样让人羡慕的,还有娱乐圈中的另一对好闺蜜——杨幂与唐嫣。从《仙剑奇侠传三之龙葵转世》到《何以笙箫默钟汉良版》,她们的默契合作和深厚友情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继续品味《论语》的第十七篇章——“阳货篇”。这一篇章集中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深刻批评以及他所设定的道德标准。也记录了他生活中的几个生动事件。
在上一章节中,子贡向孔子询问:君子是否也有讨厌的人和事?孔子坦然回答,君子同样有看不惯的事情和人。他随后列举了四种君子所讨厌的人。接着,孔子反问子贡是否也有讨厌的人,子贡同样列举出了三种。孔子与子贡的逻辑思辨能力令人钦佩,他们是非分明,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对照自己。
接下来,我们继续解读原文中的一段重要内容: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历来备受争议。孔子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缺乏浩然正气的小人和女子,与他们相处需要把握分寸。过于亲近,他们可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过于疏远,则可能引发他们的怨恨和不满。
在孔子的时代,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缺乏教育的人容易犯下没有分寸的错误。分寸感源于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一个人的价值并非来自他人的评价。如果一个人过于依赖他人的好恶来定义自己的价值,那么他的价值感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孔子还说过“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人生进步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令人厌恶,没有值得称颂的善行,那么他可能一生都没有什么进步。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进步,才能避免令周围的人厌弃。即使到了老年,一个人也应当持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