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食堂185元天价肉引发整改
关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机关食堂“天价肉”事件的深入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机关食堂,一场因虚增采购金额及数量而引发的“天价肉”事件,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监管部门的严厉整改。下面,我们将详细剖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事件背景与发现的问题
在看似平常的食堂采购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秘密。巡察组在2019年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了异常:猪肉的单价从实际的18.5元/斤被虚增至185元/斤,儿菜单日的采购量也被夸大,从实际的176斤被虚报为惊人的1776斤。折耳根的单价也被抬高至445元/斤。这一切的虚假报账,仅凭单张票据,没有任何原始收送货记录、核对明细等凭证。
二、涉案人员及其处理结果
这一事件背后,是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局长周某、工勤人员胥某、聘用人员贺某与供货商袁某的勾结。他们通过虚假填报,竟然套取公款高达186万余元。在案发后,他们甚至订立攻守同盟,企图干扰调查。最终,周某、胥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贺某被辞退,案件被移送司法处理。时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也因监管失职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三、监管漏洞与整改措施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制度漏洞的严重性。采购审批的流于形式,自由裁量权过大,使得权钱交易有了可乘之机。关键岗位的监管缺失,财务核验流程的失效,都为虚假报账提供了可能。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必须进行严厉的整改。
整改行动已经展开:重新进行公开招投标以确定供货商,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对采购、财务等关键岗位进行强化监督,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每一环节都在严格的监控之下。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采购问题,它更是暴露出基层单位在采购监管中的系统性风险。希望通过此次事件的制度完善和追责问责,能够推动廉政建设,保障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