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一种意思
社区:一个共同的东西与亲密伙伴关系的体现
社区这个词源于拉丁语,意味着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这一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流传。当时,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著作《社区与社会》时,将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成了“社区”,这一译名后来逐渐被众多学者引用并流传至今。
在我国,许多社会学家对“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对其含义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范国睿认为,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个人或家庭,由于政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目的而形成特定范围。不同社区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因此区别开来。也就是说,社区指的是有共同文化的、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群。
当我们指称某一人群时,“共同文化”和“共同地域”这两个基本属性有时会侧重于其中一点。例如,“和平里社区”、“四方社区”侧重的是其共同地域属性,而“华人社区”、“社区”、“客家社区”等则侧重其共同文化的属性。
无论侧重哪一方面,社区都强调的是其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台湾还是中国大陆,都逐渐意识到过去过度重视宏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区需求的问题,因此纷纷将“社区建设”或“社区营造”提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在地方组织中,也开始引入“社区”的概念,如台湾的“社区理事会”。
那么,“社区”这个词是否意味着我们居住的小区?它是否包含居委会的意思呢?实际上,“社区”并不仅仅是我们所居住的小区,它更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在社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组织,包括居委会等。但社区的涵义远不止于此,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等。
社区是一个集合了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利益和情感联系的人群生活空间。它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归属和维系情感的地方。在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时,请务必注明出处,转载自奇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