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冬宫反映的事件_冬宫被占领
攻占冬宫:一段历史的转折
这一年,法国大革命的烈火燃烧,拿破仑战争席卷而来。拿破仑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一路征战,最终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法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拿破仑的野心,于是他寻求英国的援助。英法联军在东线战场的胜利占领了英伦三岛,欧洲的政治格局随之变动。
而在同一时期,遥远的俄国正经历着两大历史事件的冲击。一是二月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二是十月革命,它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二月革命胜利的欢呼中,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却面临严峻的挑战。临时掌控全国军政大权,其麾下的百万军队和庞大的国家机器似乎坚不可摧。与之相比,布尔什维克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仅有2.4万多人,集中在150多个组织和小组中。
列宁洞察了临时的虚弱。他发现,这个貌似强大的内部派系林立,无法有效控制全国秩序,起义和罢工此起彼伏。最关键的是,临时内部存在内讧的可能。而布尔什维克则拥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团结性。
临时的军事统帅科尔尼洛夫是前沙皇俄国的将领,他并不认同资产阶级的临时。只要条件成熟,他随时可能发动叛乱。果然,在红军发动攻势之前,科尔尼洛夫公开叛乱,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他调集军队向彼得格勒推进,向临时提出通牒。掌握军事大权的重要将领的叛变使临时陷入危机。
为了维护统治,临时被迫与布尔什维克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科尔尼洛夫。布尔什维克担负起恢复秩序的重任,彼得格勒的工人武装和革命士兵严阵以待,共同对抗科尔尼洛夫的军队。最终,科尔尼洛夫的阴谋被粉碎,临时也损失惨重。
这次叛乱让临时丧失了统治的军事基础,无法对内进行有效弹压,同时也让广大俄国人看清了临时的虚弱与无能。而布尔什维克借此机会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原本不起眼的队伍在短时间内增长到了8万余人,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
于是,红军在列宁的领导下向临时发起了总决战。在这场决战中,临时的武装力量土崩瓦解,红军高歌猛进,最终攻占了冬宫,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最终胜利。科尔尼洛夫的叛乱本想确立自己的统治,却不料为布尔什维克红军扫清了障碍,这也成为历史的一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