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起小点事件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一支英勇的军队在朝鲜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那是何智甫副政委所在的47军139师415团,他们在朝作战的艰辛历程令人动容。去年四月,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任务踏上了这片战火肆虐的土地。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在顺安修建机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敌人在白天狂轰滥炸,而他们却夜以继日地修复。前所未有的夜间修建飞机场的任务,被他们在45天内奇迹般地完成了。在那艰苦的日子里,他们靠着拔野菜来补充蔬菜的不足,甚至面对夜盲症的困扰,有一百多名战士因此倒下。
他们并未因此退缩。在接到防线的命令后,他们从西临津江,东至柴多幕、德隐洞、346.6高地,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无论是飞机坦克的联合攻击,还是重炮营的猛烈炮火,他们都毫不畏惧。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击落了两架敌机,还击落了敌炮一架。他们击退了敌人160次进攻,共毙敌5920人,俘敌39人。他们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其中有特等功臣郝志新和马忠庆等1770人获得三等功以上荣誉,更有32人荣获一等功,两人更是荣膺特等功。
战争是残酷的。在这个团里,伤亡人数众多。班以上干部伤亡338人,战士伤亡更是高达1700人。全团原有3200人,经过兵源补充后仍有1800多人坚守阵地。即使轻伤不下火线的人有486人,重伤仍坚持作战的有46人,更有31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其中五连副连长郭文学抱着一箱子手冲进敌人阵地,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肃然起敬。
在紧张的补给线上,他们经历了无数艰辛。参运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减少到最紧张时的210人。他们不仅要运送大量的弹药、粮食和其他物资,还要面对敌人的炮火封锁。8日那天,他们给一营机炮连送了五次物资,每次都要走34里地,通过10处敌人的炮火封锁。每人要扛着重达250斤的物资走170里路。有一个小战士累得哭了,但他仍然边哭边扛着物资走向阵地。短缺时,他们甚至裁纸准备烟卷,为伤员提供安慰。他们的坚韧和勇敢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