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画扇(苏东坡画扇的启示)

奇人怪事 2025-03-05 04:08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苏轼在杭州担任知州时,对民间诉讼的处理总是慎之又慎。他深知国法与人情之间的微妙平衡,总是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白天,他忙于救灾、驱疫、治水、浚河等繁重事务。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关乎百姓的生死存亡。每当处理民间诉讼时,他仿佛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对每一桩案件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以仁爱和慈悲之心,寻求国法与情理之间的平衡。

某日,刚从筑堤工地归来的苏轼回到衙门,遇到了一桩债务纠纷案。被告是一个以制作扇子为生的小商人,向一位绸缎商借了两万块钱的绸缎却无力偿还。

苏轼即刻命令手下将被告带入公堂,进行当庭对质。被告是一个老实守法的人,面对官司显得非常害怕,但他并没有抵赖,完全承认了原告的指控。他解释说是家中遭遇天灾人祸,无力还债。

听到这些,苏轼心生怜悯。他思索着如何妥善地处理这起案件,既不违背国法,又顾及人情。终于,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对被告说:“你去取二十把上好的扇子来,我替你还债。”

被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现在几乎已是冬天,难道苏轼还要买他的扇子吗?但他不敢多问,只是迅速取来了二十把扇子。

苏轼拿起扇子仔细察看,发现它们选料上乘、做工精细。他随即挥毫泼墨,在扇子上作画,每一把扇子都变成了一幅精美的字画。这些扇子顿时变得价值连城。

消息迅速传开,爱好字画的人们纷纷聚集在府衙门口。那些扇子被他们争抢一空,甚至绸缎商也抢了一把。

苏轼以他的智慧和仁爱,巧妙地解决了这起债务纠纷案,既维护了国法的威严,又体现了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他的事迹,尤其是画扇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则佳话。

上一篇:圆柱的母线(圆柱的母线长等于圆柱的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