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境内的赫哲族现在靠什么生活?
我家媳妇是赫哲族人,她不仅是赫哲族的骄傲,更是我心中的珍宝。让我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与理解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赫哲族依然保留着奴隶制社会的面貌。虽然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但却没有文字记录。赫哲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主要是捕鱼,这种渔猎文化在他们身上得以深深体现。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若干村屯中,有二万名左右的赫哲族人居住于此。他们依旧延续着捕鱼的生活方式,黑龙江是他们捕鱼的主要场所。那里的鱼儿众多,简单捕捞就能收获满满。但生活并不只关于食物,尽管鱼资源丰富,也并不代表生活就过得富足。在鱼群回游的季节,当地会涌现出许多鱼贩,收购大量的鱼。我记得在2015年,大马哈鱼的价格随着季节波动而变化。
在中国东北,我们称他们为赫哲族,而在俄罗斯他们被称为那乃人。这个民族世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在19世纪,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成为了跨国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渔业。但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和苏联集体农庄的扩大,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转向工业和农业。
苏联解体后,那乃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建立了一些民族企业和家族小公司。但在俄罗斯整体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他们的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市场竞争和不合理税收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传统渔业的危机以及市场运作的不擅长导致居住区矛盾频发,尤其是失业问题严重。早期的数据显示,1999年有许多那乃人失去了工作,农村的那乃人失业情况更为严重。
随着黑龙江(阿穆尔河)的污染和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大幅减少,给以渔业为生的那乃人带来了巨大的困境。林业的扩大化也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大量消失,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环境。
如今的俄罗斯经济衰退严重,那乃人的生活并不如意。尽管他们渴望振兴民族文化,并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语言,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仍然面临着失业率极高、社群性的经济危机等问题。好消息是,俄罗斯正在扶持对土著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那乃人也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相信他们的日子会逐渐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