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代表作(马致远的戏曲代表作)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天净沙·秋思曲·断桥残雪后西湖好风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这首词也也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首词,却有人认为这首词写的不好,甚至有人觉得这首词是在侮辱苏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下这首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一、马致远被誉为?

优质答案1

马致远背誉为马神仙

元代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汉宫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都未曾担任显赫官职,所以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至元二十二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5年—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元贞元年到元贞三年(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马致远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死后葬于祖茔。

优质答案2

马致远被后世称为“马神仙”。

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散曲,既有苏东坡的豪放,也有辛弃疾的旷达,可以说是元曲中苏东坡和辛弃疾的合体。明代王世贞极为赞赏马致远,说马致远的名作《夜行船》的种种妙处,说他的“百岁光阴”一句,“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押韵尤妙”。长句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又如“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俱入妙境。元人称为第一,真不虚也。所以,马致远被后世称为“马神仙”。

二、马致远散曲代表作是什么?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三、马致远的散曲诗集别称?

《东篱乐府》。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 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