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恐惧症?为什么会得社交恐惧症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有人认为,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害怕面对陌生人,不敢主动动与人交流,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那么,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呢?如何治疗社交恐惧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如果有社交恐惧该怎么办?
优质答案1
说一个在我的咨询室里发生的真实故事。
一个姑娘在咨询中问我,老师我觉得自己最近可敏感了。
上班的时候,同事聊天时说了什么话,我怀疑是不是在说自己。
同事笑一下,我也会怀疑是不是在取笑我。
遇见熟人我就想绕过去,更别说遇见陌生人了,说不上两句就脸红。
这些导致我越来越不想去上班了,每天上班的心情和上坟一样,干脆全职在家了。
可看起来是个挺爽朗的东北姑娘......
最近几年,明明市面上心里自助、教人摆脱社恐的书越来越多,可有社恐的人,却仿佛越来越多了。
早几年,你跟别人说你有社交恐惧症,恐怕还要费些口舌解释清楚这词是什么意思。
可现在,你跟别人说你有社恐,对方的回复多半是,我也是。
很多人说,什么社恐,说白了就是怂。都成年人了,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吗?
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怂;不敢上台表演,怂;害怕黑暗,怂;害怕孤单,怂。
好像一个字概括了所有症状。
如果您的倾诉对象不是心理咨询师,他多半会劝您有啥好害怕的啊,对面也是个人,有啥好脸红的呢?
或者说,不要太敏感了呀,你就当没听见他们说话不就行了。
好像是出于这样一个逻辑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是紧张、痛苦这些负面情绪。
按这个逻辑,控制情绪是理所的,只要理性克制,我们就能远离痛苦,获得幸福。
真能这样就好了。
而事实上,这种自以为在控制情绪的方法,恰恰是问题本身。
敏感、社恐等特征,一部分来自于自寻烦恼的生存本能。
从山顶洞人到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类得以延续物种的奥秘,就是杞人忧天,通过敏锐发现各种危险来保护自己。
而且为了存活,我们的祖先必须属于某个集体,因为被部族驱逐,就意味着落单、容易被野兽吃掉。
所以,大脑为了保证我们合群,会不断跟周围其他人比较,确保自己受欢迎,不被排斥。
有些人天生更加敏感,更能共情到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
自己的情绪也像过山车一样,跟随别人的情绪起伏。
这种特质的人严格来说,并不能算社恐,可以归为敏感星人吧。
一种习惯性逃避社交、远离人群的人,是出于某种心理创伤。
比如童年生活环境不稳定的、有过被虐待、被侵犯的经历的。可能会形成逃避型人格,对于人际关系有天然的不信任感。
这种才是我们说的社交恐惧症的范围。
如果您有这种困扰,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次专业的谈话,会帮助您从接纳自己开始,逐渐走出密不透风的内心围墙,疗愈心理创伤。
优质答案2
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社交恐惧症”。
上班也是一种社交。
恐惧的原因担心不被认可,害怕失败,不够自信……
客服这种心理的方法
一、日常告诉自己我是平凡人,我不是神,我周围也是凡人,他们也不是神。不断的给自己心理暗示,消除恐惧。
二、上班前多照镜子,看到自己正装、帅气的样子,一定要微笑,相信自己今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单位(团队、部门)做出了努力,为家庭换来了收入,将不断改善生活。
三、出现失误时,宽容自己,所有人都会出错,不断改进,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就好。没有人会抓住你的错误不放,没有人会记一辈子,你也不会记别人的错误一辈子,对吧?
四、取得成功时,告诉自己通过努力我也可以成功,我会不断强大,更加优秀。
相信自己,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