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火箭(俄罗斯火箭军)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俄罗斯火箭航天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s-500的防空导弹系统,这是俄罗斯最新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s-500的作战范围可覆盖整个欧洲,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北约国家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使用这种导弹系统。俄罗斯军方认为,s-500可以击落来袭的飞机,摧毁敌方的雷达系统,甚至至导弹防御系统。这种武器的出现,让美国感到非常担忧,因为这种武器的威力实在太大了。


一俄罗斯火箭

说俄罗斯没有火箭发射的平台那真的是开玩笑了。苏联时代俄罗斯境内建设了不少卫星发射中心,比如阿尔格汉斯克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器发射试验场,阿穆尔的斯沃博德内航天器发射试验场,伏尔加格勒附近的卡普斯丁亚尔航天器发射试验场是主要的。
你说的那个大概是指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那个是苏联时代相当重要的航天发射基地,苏联解体后被俄罗斯租用了。现在拜科努尔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在下降,因为俄哈关系因为拜科努尔问题近年来没少走弯路,俄罗斯现在正在致力于恢复苏联时代在俄罗斯建设的几座卫星发射中心的能力,尤其是普列谢茨克,目前是俄罗斯军方的御用发射中心,俄罗斯军方几乎所有的新卫星都是在此发射的。
未必俄罗斯境内就不能发射火箭。,越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地区发射火箭,就可以越容易地进入轨道并节省燃料(具体原理比较复杂)。比如我国现在在海南建立新的航天发射场除了利用海运条件之外也是看中了海南较低的纬度。俄罗斯国土大部处于中高纬度,单从这一点考虑,在本土发射火箭是不利的。第二点是苏联时期历史遗留问题。当时苏联的航天器很多是在拜科努尔中心(哈萨克斯坦境内)发射,那时大家还是一家人。现在苏联解体了,航天中心没有搬家(也搬不了)。由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系还好,所以可以继续使用旧基地(要是像东欧国家那样变成敌对关系就不妙了。那哈萨克斯坦肯定逼着搬家)。再建立新发射场是不划算的(,要付给哈萨克斯坦一笔钱)。
你说的其实是毛子用的三平模式,相对于美国的三垂模式,发射架很简单,因为不需要转运发射台,而是火箭各部分直接运到发射场水平总装,运输转移到发射架然后通过庞大复杂的液压机构把火箭从水平位置起竖到垂直位置。

二俄罗斯火箭炮

确实如此,俄罗斯开局打得很顺,那是因为乌克兰还没有得到海马斯火箭炮,一支部队要想进攻,要把武装力量集结起来,包括指挥部,火炮系统,后勤弹药库等。可是这种武装力量的集结,就给海马斯火箭炮创造了集中打击的条件。这也是俄罗斯军队目前进展不顺利的原因。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制裁对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影响开始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俄罗斯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紧张局面。


三俄罗斯火箭发动机

美国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同航空发动机一样,安全可靠性能很糟糕,价格又贵,所以买俄罗斯的呗.

四俄罗斯火箭军

火箭军不是很容易进;原因是因为火箭军一定要有专业的技能,而且还有超人的能力,才能够被选;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向火箭军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从技术上衡量,弹道导弹和火箭实际上是一回事,从名称上外界都会明白这两支部队都是导弹部队。为什么中国没有加上“战略”二字,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说道?俄罗斯之所以叫“战略火箭军”,是因为其掌握着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包括46枚发射井部署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
60枚发射井部署的SS-19洲际导弹,60枚发射井部署的“白杨-M”SS-27洲际导弹,72枚移动式部署“白杨”SS-25洲际导弹、18枚移动式部署“白杨-M”洲际导弹和58枚“亚尔斯”SS-29洲际导弹,总共有305枚洲际弹道导弹,携带1166枚核弹头。
这两个数字都超过美军陆基导弹和弹头数量,但美国总体和战略核导弹和弹头数量要超过俄罗斯,因为美军的“大头”在水下战略核力量,生存性和打击效果远超俄罗斯。

五俄罗斯火箭发射

北京时间10月23日凌晨357,沉寂了很久的俄罗斯的东方航天发射场,一枚联盟-2.1b火箭喷出火焰,飞向大气层外。

发射后9分27秒,二级火箭燃烧完毕,与“军舰鸟”上面级脱离,军舰鸟带着4枚卫星继续前进。经过2次变轨,发射后1小时38分钟,将3颗Gos-M物联网卫星送入轨道,而上面级继续进行了2次变轨后,在发射后4小时零7分,把Skif-D卫星送入轨道。

视频里面模拟显示军舰鸟上面级携带4颗卫星进入轨道

从早先卫星放入整流罩的视频里面可以看到,这次的四颗卫星在整流罩里面呈品字形排列,前面三颗带螺旋形天线的是Gos-M物联网卫星。Gos-M每一颗卫星重量280公斤,卫星轨道倾角82.5度,轨道高度在1,500公里。它设计上每个轨道面有3颗卫星,每次发射都是三颗一起发射。卫星通讯下行速率在2.4 到 9.6Kb/sec,上行速率4.8 到 6.4Kb/sec,卫星内存8M,可以在没有地面站的地方暂时储存数据。这也是个典型的物联网通讯用途卫星。

而在侧面挂着的那个,就是Skif-D卫星。

Skif-D卫星,是俄罗斯野心勃勃的“球体”星座计划的第一颗卫星,不过不是正式部署的卫星,而是技术演示卫星。“球体”项目里面,将向太空部署大约380颗卫星,其中有12颗Skif互联网宽带卫星,轨道高度8070公里,在2个轨道面上部署,每颗卫星带宽150G。与之相比,美国卫讯公司(ViaSat)在2011年发射的高通量卫星ViaSat-1,通信容量达到140Gbps。

“球体”星座计划由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8年6月提出,Skif互联网宽带卫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包含有通信卫星,宽带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卫星,遥感卫星。从同步轨道,到中轨道,低轨道,看起来更像是把不同用途卫星打包在一起的一个大型综合星座项目。它主要还是针对高纬度地区的俄罗斯领土进行服务。不过目前看,受到俄乌战争中星链的刺激,发展速度会加快。

这次发射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联盟火箭将全面换用高密度碳氢燃料,而不是以前用的火箭煤油。火箭煤油与常用的民用没有不同,除了尽量去除其中硫化物等杂质外,这种从石油中提取的碳氢燃料,成分以链状烷氢化合物为主,还有少量环状烷氢化合物,密度比航空煤油高,达到0.83g/ml。而高密度碳氢燃料,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具有多环结构的碳氢燃料,相比较石油燃料,它的密度增加很多,质量燃烧热值基本相当,体积热值增加很多。换句话说,就是在火箭储箱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装更多的燃料,就可以显著改善性能,增加火箭发动机推进动力,反过来增加有效载荷。

过去高密度碳氢燃料只是在联盟火箭的芯级和第二级使用,本次发射,联盟火箭的四个助推器也全面使用高密度碳氢燃料。在俄罗斯的新闻稿里面,管这种燃料叫萘基燃料,而且指出,这与以前使用的T系列高密度碳氢燃料不同,是一种新开发的燃料。

不过萘本身常温是固体,俄罗斯人指的是具有双环结构的碳氢燃料?这就触及我的知识盲点了。还请懂行的朋友不吝赐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