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皇帝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明万历皇帝为什么要杀张居正呢?这还要从万历皇帝登基说起。当时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由于他的母亲出身卑微,所以万历皇帝一直没有封自己的母母亲为皇后,反而是将她封为了贵妃。这样一来,万历皇帝就不能和母亲朝夕相处了,他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淡薄。在万历皇帝的心中,他认为只有有自己的母亲才是最亲的人,所以即便是他已经登基为帝,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母。

一、明代万历皇帝一览表?

明朝万历皇帝的名字是朱翊钧。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多次激起市民反抗。晚年因立嗣酿成党争,后患非浅。而且此时东北的建州女真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神宗征调精锐部队赶赴辽东,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但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击溃,从此明军转为守势

二、如何评价万历皇帝一生的功与过?

优质答案1

万历是明朝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年号,万历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年~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公元1620年万历驾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他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朝代,即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的一个朝代,又涌现出了许多昏君,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每个明朝皇帝都和之前的皇帝不一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就那万历皇帝来说,他和嘉靖皇帝一样,30年都不上朝,还搞了一个“万历中兴",正是那个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了,外国人也来中国传教,西方文明渐渐的涌入中国,思想也开放和进步了……

历史上对万历皇帝的评价和民间的就不一样,民间认为万历皇帝在位48年,30年都不上朝,整天在后宫醉生梦死,荒淫无道,昏君无能。而历史学家认为万历皇帝的缺点就是,四大贫欲,贪酒,贪色,贪财,贪权。

他可以30年不上朝,但这人玩弄权术却有一套,国家在他治理的时候没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反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他玩弄权术,就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样。

又有人认为,明朝的衰败是从万历皇帝而开始。明朝的党派之争,也是从万历皇帝起的。东北的女真族的崛起,也都是从万历时代而开始的。

其实对万历皇帝的褒贬各种说法不一,每一方都好像说的有道理,但又有缺陷。历史就是这样,没有所谓的对错,人性是十分复杂的,没有经历过就不能评论,其实历史上每个皇帝都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人们打开万历皇帝的墓穴后,发现万历皇帝的右脚比左腿短,说明他腿脚不太方便,也说明了他30年都不上朝,原来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时候,要从各个方面去看,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去看待问题!

优质答案2

作为一个皇帝,万历皇帝在自己当政的前十年还是很合格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清算张居正之后,万历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是万历皇帝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万历皇帝在一定程度上被抹黑,很多人在评议他的时候,都不提及他当政期间的“万历三大征”,这三次征战都是万历皇帝内外的一大政绩,其影响不容小觑。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朝鲜之役第一回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廿一年);第二回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廿五至廿六年)。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廿七年至廿八年)。

三大征明军虽均获胜,但军费消耗甚巨,对晚明的财政造成重大负担。但实际上明代晚期仅对后金的战事,耗费就高达六千余万两,远超三大征。而三大征实际军费则由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三大征结束后,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远未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三大征”同样维护了中国西南、东北、蒙古地区的利益,避免了国家分裂,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明王朝的统治,践行了明太祖坚决抵抗外侮的祖训,可以说这三场大仗是不得不打之战,是维护华夏之战。《明史》中对”三大征“的评价,有清人自我维护之嫌,亦不能尽信。

历史总是后人写的,不免得有抹黑的成分,万历皇帝虽然不才,其功过大概也有三七分,三分功,七分过。

可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万历皇帝的陵寝定陵被解放后的历史学家建议挖掘,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三、明朝万历在位48年,如果这48年换成崇祯,后面会怎么样?

优质答案1

明代衰落,是皇权被官僚机器拖垮了。

万历皇帝本人就是,之后的几任都是相权难以hold住。

崇祯勤俭,是因为官僚系统上上下下贪墨腐败,都富起来了,几辈几族整个地区都富起来了,可是皇帝穷了,,可怜价的

让大臣们掏钱给军队,谁管啊

崇祯亲手杀死几个公主

拖着白绫出故宫后门,找那棵歪脖树

据说遗言便是:“大臣误我”

,换崇祯也没戏,不妨假设:

杀进紫禁城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孙中山

那才给力,估计中国人早就登陆火星了

地球提前进入枯竭,休克状态

中国人根据阴阳理论,率先解开反物质,黑洞之谜。

跑步进入神仙极乐境界,宇宙大同,古今一体

优质答案2

那明朝就亡得更快了。万历皇帝是有优点的。一生也在平叛,而且评的很彻底。相反,崇祯皇帝就跟诸葛亮一样。瞎忙活。不该他干的他干了。自己显得很忙,等于零。明朝亡就亡在崇祯皇帝不懂得当皇帝。他不知道制度是可以变的。他也不知道百官为什么要尽忠?他觉得老百姓为皇帝尽忠是天经地义。哪儿有哪些事儿呀?每个人做一件事儿都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你平白无故让别人***,让别人为你卖命,你不给别人一点点好处。凭什么呀?你让官军去打农民军,不给军饷。官军在后面追,农民军在前面抢。农民军抢完之后,官军在抢农民军的。农民军永远平不完。因为平完了官军就没借口抢了。最终伤害的是老百姓。整个中原都被抢光了。都成烂摊子了。为什么会这样啊?崇祯皇帝就不从根本上想办法改革。总是拆东墙补西墙。其实孙承宗袁崇焕在关外。以辽人养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政策非常完美。同样这种政策也适合陕西,山西,这些农民军闹得比较凶的地方。崇祯皇帝刚上台的时候就打压阉党。其实阉党是可以制衡东林党的。可以杀几个阉党头目。不能株连呀!曹操打袁绍的时候,曹操手下很多人都私通袁绍,给袁绍写了很密信,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搜出来很多私通袁绍的密信。看都没看当众销毁。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可是崇祯皇帝就不懂得这一点。追查阉党牵扯十几万人。搞得整个大名人心惶惶。就怕被人弹劾是阉党分子。这样人人自危,没人做事只求自保。这难道对崇祯皇帝很有利吗?很多人都为崇祯皇帝蒙不平。说什么明亡于万历呀,小冰河呀?其实哪一个朝代都有自然灾害。为什么崇祯在位的时候,两三年的自然灾害就搞的亡国了呢。其实这都是一种掩饰。清朝修《明史》的时候,抬高崇祯是为了贬低李自成。后来觉得把崇祯皇帝抬得太高了。需要打压打压。就变相着又抬高袁崇焕,贬低崇祯皇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