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是什么东西?反物质弹是什么东西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反物质是什么东西?答案是反物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确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质之一。它的存在让科学家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此特殊。反物质是一种奇特的物质,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它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来影响我们的世界。反物质有什么用呢?它能能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反物质是什么东西

反物质就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这些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自旋、... 将给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一些基础问题带来非常重要的新启发。

二反物质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或许很多人都曾听说过,上世纪发生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一次性摧毁了将近2000平方公里的树林,十分恐怖。

人们对于造成这次爆炸的原因一直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种“颇具想象力”,你知道是什么吗?正是1965年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反物质说”,认为造成爆炸的天外陨石是反物质,才会产生这种威力。

天外来物陨石来到地球的画面

那么,反物质是真实存在的吗?它真的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反物质的发现历程是怎样的?人类能利用它做什么?事实上,反物质不仅威力巨大还十分昂贵,仅仅1克的价值就能达到62.5万亿美元。这样说的话,这样珍贵的反物质在宇宙中到底是何种存在呢?

反物质到底是什么?

对于物质这种东西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东西,其种类形态很多,性质也非常多样。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物质的存在,大抵是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整个认知的历程还是非常久的。不过认识到这宇宙当中有反物质的存在,其实并没有过去太久。

物质和反物质

最早提出反物质概念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他表示所有的粒子都会有与之相对的反粒子,这本是一种“预言”。却在1932年时,被美国科学家安德森在实验中证实了。

保罗·狄拉克

原来在实验当中这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粒子,其质量和带电量和电子毫无差别,它却带有“正电”。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反物质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入到了反物质的研究当中,不过由于制造这家伙实在太昂贵了,毕竟1克反物质,就要花费60多万亿美元。

用电磁陷阱储存反粒子

2010年11月17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并短暂捕捉到了“反物质” 原子,在制造出的数以千计的反氢原子中,成功地使其中的38个存在了大约0.17 秒。

可见,自从发现反物质存在之后,各种关于它的实验不仅“烧脑”而且“烧钱”。反物质本身和普通物质看起来并无差别,就像是双胞胎一样,就像安德森发现的那个电子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其电荷单位是相反的。

带相反电荷的电子

遵循着“存在即合理”的情况,科学家认为反物质在宇宙当中应该是大量存在的,并且这些反物质可能还组成了“反物质世界”。说到这,许多人可能就晕了,其实反物质世界就和咱们总说的“镜像空间”差不多。在那个世界当中,一切都是反的,时间也许在倒流。

,别觉得反物质世界存在,你就能和另一个自己见面了,因为现实证明,反物质的状态非常不稳定,只要和正物质相遇接触,就会瞬间发生“爆炸”。简单来说,你想让两个世界的自己见面,无疑就是在主动地制造爆炸事故。至于你要问反物质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毕竟在反物质身上的待解谜题还有很多。

反物质的强大威力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表示“在大爆炸的理论中,宇宙起源时的温度非常高,因为大爆炸以前什么都没有。大爆炸中有一个电子则应该有一个反电子,在刚爆炸的时候,物质和反物质应该是一样多的。”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人类还是无法在宇宙空间中找到反物质的确切位置。只能利用粒子对撞机自己制造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容易失败,还异常地费钱。既然这样,为什么人类还要探索反物质呢?毕竟从现状来看,反物质的存在没有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实际上,人类坚持不懈地探索反物质,是因为它有着优越的“应用前景”,对于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

粒子对撞机

反物质的应用前景

人类现在主要使用的依旧是化石能源,这种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为了不将自己逼进“穷途末路”,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新能源技术。对于新能源大家听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可控核聚变”,其实反物质才是人们目前知道的最大能量源。

新能源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或有待推广

反物质和正物质湮灭之后产生的巨大能量,比可控核聚变还要强,并且这个过程不会产生辐射也不存在污染。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制造出大量的反物质,利用其来做能源,那么将外星征程的终点放在银河系之外也丝毫不夸张,毕竟反物质不仅“体积小”,释放能量的效率也基本能达到100%。

据估算1克“反物质”能释放相当于4000多万吨TNT炸药的能量, 足以为23 架航天飞机提供动力——比当年美国扔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威力强2000倍。

反物质能量巨大

相信许多人在科幻小说当中都见过所谓的“反物质飞船”,其实这里的反物质主要是作为飞船的燃料。要知道任何飞船想要维持航行,都需要推进,“苗条但威力也很大”的反物质无疑是飞船燃料的最优选择,它湮灭时产生的能量可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高多了。

影视剧中的反物质飞船

除了反物质飞船被大家围观之外,反物质武器也成为了一个杀伤力强于核弹的存在。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有些天马行空了,毕竟人类现在制造出的反物质都少得可怜。其实早在上世纪时,身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泰勒就表示反物质可以在军事方面运用,其威力是超乎想象的。

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泰勒

甚至很多人认为,反物质武器将成为“第四代核武器”,一旦出现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将会陷入“争端”当中。也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反物质武器持有的态度褒贬不一。毕竟如果不妥善利用它的话,很可能仅仅使用一点儿,就能直接将人类文明断送。

,人类对于反物质的研究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希望得到更多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创造出更多的反物质,来推动人类太空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反物质会被广泛用于军事当中,人类在各种争霸之中“玩火自焚”。

若反物质不加控制的进入军事领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反物质”做燃料的可行性

反物质的特性和应用前景确实非常不错,按照目前研究的进度来说,想把它用来做燃料,可能还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其困难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这玩意儿的“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虽然大部分国家为了太空事业的发展都愿意投资,1克价值62.5万亿的天价还是让人望而却步。

第二就是即使真的花费高价生产了,也难以保存下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费时费力制造出来的反物质,只存在了0.17秒,这还是在小心翼翼保存的情况下。如何让反物质作为燃料储存,在人类需要的时候再与正物质湮灭迸发出能量,是目前依旧无法解决的事情。

模拟用来装反物质的容器

,目前想将反物质作为燃料使用,还是存在诸多困难的。只能期待在科技进步的情况下,科学家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案。待到那时,我们太空旅行耗费的时间将进一步减少,可能去火星只需要1个半月左右就够了!

其实不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的发现,都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间。,我们在期待反物质研究尽快出现成果的时候,不妨耐心一点,没必要因为几十年间进程缓慢或者没有显著成果,就直接将其定义为“科学家的谎言”。毕竟在上世纪人类飞上太空之前,不少人认为“宇宙”的存在也是谎言。


三反物质是什么东西视频

  我们的地球、太阳系以至银河系都是“正”粒子组成的“正”物质。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反物质在何处呢? 在银河系中,科学家们断言不存在反物质构成的恒星,否则的话,星际 介质就会与反物质发生湮灭,从而产生数量远远超过观测值的7射线。 ,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际空间深处,却有可能存在反物质,甚至存 在由反物质构成的反恒星组成的反星系。

四反物质是什么东西 枪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有相反的电荷。质子与反质子也是这样。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也都相反。
好处是反物质的湮灭可以自发产生,不需要像核发动机中的核反应那样需要许多条件,所以就不需要很大的反应堆,可以减轻飞船重量。,早在1953年德国火箭科学家EugenSanger就提出可以用反物质推进宇宙飞船,而以反物质为燃料的飞船其后也成为科幻小说作家喜爱的星际运输工具。
一种理论上的发动机。反物质发动机使用反物质来推进宇宙飞船,具有极高的比冲量和推重比。而以反物质为燃料的飞船其后也成为科幻小说作家喜爱的星际运输工具。使用反物质发动机一个好处是反物质的湮灭可以自发产生,不需要像核发动机中的核反应那样需要许多条件,所以就不需要很大的反应堆,可以减轻飞船重量。
反物质世界“反物质”是和物质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众所周知,原子是构成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它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的中心就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从它们的质量看,质子是电子的1840倍,造成了强烈的不对称性。,20世纪初有一些科学家就提出疑问,二者相差这么悬殊,会不会存在一种粒子,它们的电量相等而极性相反?
宇宙中真的存在反物质吗?
从中学时代我们就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原子和分子模型构造认为,所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不断地旋转。原子与原子经过化学结合则构成了分子。
,如今科学家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那么,反物质是什么?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反物质呢?
反物质和物质是相对立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众所周知,物质构成了世界,而原子构成了物质,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荷,电子与质子所携带的电量相等,但一正一负。质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l840倍,它们在质量上形成了强烈的不对称性。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有一些科学家在20世纪初就认为二者相差十分悬殊,因而应该存在一种电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粒子。如存在一个同质子质量相等但携带负电荷的粒子和另一个同电子质量相等但携带正电荷的粒子。这就是“反物质”概念的最初观点。
狄拉克是英国青年物理学家,他根据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原理,于1928年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还存在着一种与电子一样但能量与电荷都为正的正电子。这种电子可以称为电子的“反粒子”。狄拉克认为,物质和反物质一旦相遇,就会互相吸引,并发生碰撞而“湮灭”,各自的质量也消失了,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以伽玛射线的形式出现。在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中不可能有天然的反物质存在的原因就在于此。
狄拉克的这一设想,对科学界震动很大,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设想极有道理,因而,他们极力寻找和制造反物质。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研究了一种来自遥远太空的宇宙射线。在研究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粒子,这种粒子的质量和电量都与电子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磁场中弯曲时,其方向与电子相反,也就是说它是正电子。这一发现论证了狄拉克的设想,并大大激励了人们的研究热情,他们纷纷投入到寻找反物质粒子的工作中。1955年,在美国的伯克利,钱伯林和西格雷两位科学家利用高能质子同步加速器发现了反质子。西格雷等人于1957年又观察到了反中子。
欧洲一些物理学家于1978年8月,成功地分离了300个反质子达85小时,并成功地储存了这些反质子。1979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把一个有60层楼高的巨大氦气球,放到高空,气球在离地面35千米的高度上飞行了8个小时,捕获了28个反质子。关于反质子的发现层出不穷,这些发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反中子和中子一样都不带电,但它们在磁性上存在差别。中子具有磁性且不断旋转,反中子也不断旋转,但其旋转方向与中子恰恰相反。顺着这个线索,物理学家们继续寻找下去,结果,发现了一大群新奇的粒子。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子。
这样,用人工的方法把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组成反物质原子这一设想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中人们利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出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反中子组成的反氘核,这个反氘核是人工制造出的第一类反原子核,它是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由两个反质子和一个反中子组成的反氦-3核是第二类反原子核。前苏联在塞普霍夫加速器上曾获得5个反氦-3核。而反原子是由正电子与这些反原子核相结合而得到的。1996年1月,欧洲核研究中心宣告德国物理学家奥勒特等利用该中心的设备合成得到第一类人工制造的反原子,即11个反氢原子。由于这一科研成果意义重大,欧洲核研究中心专门开会庆祝反原子的人【合成。物理学家们预言,技术上进一步的改进将会使大量生产反物质原子的设想成为可能。
对于反物质在自然界中究竟有没有的问题,人们观点各异。以往的一些理论认为,在宇宙中,正物质和反物质是对称的、同样多的。虽然,反物质在地球上只能出现在实验室里,且时间短暂,在茫茫宇宙中的某些部分却有可能存在一些星系,这些星系由反物质构成。在那些星体上反物质的存在是极其“正常”的,而正物质却很少在那些星体上存在。物质与反物质在电磁性质上相反而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在宇宙总磁场影响下,它们各自向宇宙的相反方向集中,分别形成星系与反星系。根据这种观点,宇宙应该一分为二,由正物质和反物质两部分构成。可以想象,由反物质构成的星系应该距离我们极其遥远。,至今我们也无法获得关于反星系分布的直接证据,因为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与正物质组成的星系发出的光谱完全相同,而我们今天的天文观测手段还较落后.没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宇宙中应该存在一个反物质世界,这从理沦上讲是行得通的,可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自然的反粒子和反物质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核反应中产生的反粒二产被大量正常粒子包围着,所以产生出来没多久就会和相应的正常粒子结合,两者结合后,反粒子便不存在了,它转化成了高能量的光子辐射。可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这种光子辐射。在我们地球上很难找到反物质,因为普通物质无处不在,而反物质一旦遇到它就会湮灭。事实上,反物质仍能以自然形态存在于地球以外的宇宙中。由于反物质发出的光与物质发出的光一一样,所以人们无法从恒星发出的光来判断它是物质还是反物质。人fi’]推断,完全可能有反物质构成的恒星存在于宇宙中,或者在距别的星球足够远的孤立空间中,甚至在银河系中。自然界是有对称性的,所以,其中必存在着由物质组成的星体和由反物质组成的星体。,物质和反物质不可能同处在一个星体中,因为二者碰到一起就要湮灭。
到底在宇宙中有没有自然存在的反物质,还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去证实。物理学家们努力搜寻反物质,希望能在宇宙中寻找到它们。
能不能直接观测太阳系以外宇宙中的反物质呢?可以,但目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研究宇宙射线。
在地面实验室中很难探测到宇宙射线中的反物质,因为有一个稠密的大气层在地球上空。穿越大气层时,宇宙射线会与大气碰撞而产生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又会与大气粒子碰撞产生更次级的粒子,这样几经反复,地面上测量不到原始的宇宙射线,也无法确定宇宙射线中反物质存在的情况。为此,人们想方设法把探测器送上大气的最高层,并一直希望能将探测器送到太空。过去,人们多次用高空气球把高能反物质望远镜等探测器送到高空,探测宇宙射线中的正电子与反质子,但收获不大,从未发现过比反质子更重的反原子核。现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到太空中去寻找反物质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1998年6月3日6时10分(北京时间),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阿尔法磁谱仪,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探索宇宙反物质的重大科学实验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阿尔法磁谱仪主要由中国科学家参与研制。
阿尔法磁谱仪的英文名字是AtphaMagicSpectrometer,简称AMS,它主要由上下各2层的闪烁体、永磁体、紧贴永磁体内氅的反符合计数器、内层的6层硅微条探测器以及契伦科夫探测器等各种探测器组成。
在阿尔法磁谱仪中.由铷铁硼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是其主体结构,其重量约2千克,高l米、直径1.2米、长0.8米,是一个空心圆柱体,其中的磁场强度为1400高斯,能长期在太空中稳定工作。根据磁场反应的粒子电荷以及粒子的速度、轨迹、质量等信启。AMS可以推断粒子的正与反。可以说,当今最先进的粒子物理传感器就是AMS。
航天实验证明,阿尔法磁谱仪经受住r发射什空时的剧烈震动和严酷的太空工作环境的考验,运行状况良好,捕捉到许多带电粒子的踪迹,这些粒子是由次}宙射线发出的。按照预定的计划,2001年2月,阿尔法磁谱仪被装载到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上,进行长达3年的反物质空间探测。
人们如此热切地探求反物质,其目的不仅在于要证实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更实际的则是在于获取巨大的能量。
任意半吨物质与半吨反物质相遇,则发生“湮灭”,并且会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将是燃烧1吨煤所放出的能量的30亿倍。只要用正、反物质各1吨发生“湮灭”,“湮灭”所产生的能量就可以解决全世界1年所需的能量。而凡“潦灭”后不留残渣和任何有害气体。,反物质是极干净的超级能源,更是最理想的字宙航行能源。据计算,10毫克的反质子只有一粒盐那么大,却可以产生相当于200吨化学液体燃料的推进能量。通过这些能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巨型航天器送人太空。科学家们设想造一艘头部装一面巨大的凹面反射镜的光子巨船,要使飞船开动时,就将燃料库中的物质和反物质分别有控制地输送到凹面镜前,让它们在凹面镜前适当位置接触、“湮灭”,再转化为极其强烈的伽马射线,即光子流。这种光子流被凹面镜反射出去,产生巨夫的反作用力,就像气体从火箭喷口喷出一样,推动飞船前进,实现星际航行。
尽管至今我们仍不能确定宇宙中有反物质,我们也不能过早予以否定。因为距离我们100多亿光年的天体是人类已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但这并不是宇宙的边缘,也许在更遥远的太空中会有反物质存任。也可能确实有反物质存在于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我们无法看到这些反物质。
※※※※※※※※※暗物质※※※※※※※※※※
说完了反物质,再说一下暗物质
宇宙大爆炸理论队为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也没有能量。约150亿年前,一个很小的点爆炸了,逐渐膨胀,形成了空间和时间,宇宙随之诞生,并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星系、地球、空气、水和生命便在这个不断膨胀的时空里逐渐形成。
最近的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的暗能,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也就是说,宇宙中竞有九成物质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其中可能包含有宇宙早期遗留至今的一种看不见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质正是支持膨胀宇宙论的关键。
宇宙中的暗能、暗物质至今尚未被发现,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关下宇宙中的暗物质问题的谜团。人类共同关,C,f19问题是宇宙中的暗物质究竟有多少?它们在宇宙中占有多大的比例?目前天文学家还无法确知。只是给出_l’一些估计的数字芷宇宙的总质量中,重f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宇宙中存在的大量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组成成分究竟是些什么粒子?它们的形成及运动规律又是怎样的呢?于是寻找暗物质,探求暗物质的性质就成了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热点之,寻找的途径包括在超大型加速器上的实验,还包括在地下、地面和宇宙空间对宇宙线粒子的测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寻找暗物质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72年,高能所云南高山字宙线观测站曾观测到一个从宇宙射线中来的能量大于3000亿电电子伏特的粒子碰撞石墨中的粒子后,产生了3个带电粒子。分析表明,其中一个是负介子,一个是质子,还有一个是能量大于430亿电子伏特、寿命长长于0.046纳秒的带电粒产。许多科学家认为若此事能被证实,它将肯定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而这个新粒子就可能是暗物质的粒于。
1979年,科学家发现,在仙女座背景方向的温度比天空其他方向的要高,那里存在着巨大的未知质量。“失踪”的物质哪里去呢?按照牛顿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星系中越往外的行星绕该星系中心的转动速度越慢。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转正是这样的。但已观测到有许多星系,其外边缘行星比中心附近行星绕转得更快。这说明除看得见的星系或星系团外,还有大量暗物隐藏在其中,它们像晕一样包围着星系和星系团。那么这些像晕一样的东西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有人认为是X射线和星系际云,但它们远没有估算的暗物质那么参也不是年老的恒星,如体积很小的中子星和白矮星,它们行将死亡时会抛出大量物质,但人类并未观测到。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霍金认为有可能是黑洞。还有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中微子”。并提出了暗物质的“中微子”模型。但研究这个模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按此模型只有在超星系团周围才有晕,但实际上在星系周围乜观测到晕;而且中微子是否有质量,科学实验也未最终确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的“轴子”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混沌伊始(宇宙爆炸后不久有一个混沌不分的时期),宇宙就如一坛重子和轴子混合交融向浓汤。后来重子由于辐射能量,慢慢地转移到团块中心去了,结果普通发光物质的核被冷F晕包围,形成了星系似的天体。这个模型简洁美妙,有人用计算机对这种模型进行了模拟寅算,最终得到的宇宙演化图像与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十分吻合。但这个模型毕竟是假想|勺产物,它能否成立,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
从理论上说,冷暗物质粒子应该具有一种质量很重的中性稳定粒子.它不直接参与电磁目互作用,但可以参与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粒子肯定是超出标准模型的粒子,如畏能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这种粒子,将是探讨物质微观世界结构和基本规律方面的重大突破。|前中科院高能所参加了由意大利罗马大学牵头的意中DAMA合作组的冷暗物质粒子研究。勾了避免各种信号干扰,意大利国家格朗萨索实验室建在一个高速公路穿过的山洞下,岩石季度有1000米。中意科学家研制的100千克低本底碘化钠晶体阵列安装在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经过8年的实验,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这种物质粒子偶尔碰撞碘化钠晶体中|勺原子核时发出的微弱光线,并获得了这种信息的3个年调制变化周期,还据此推算出这种立子的质量至少是质子的50倍。实验的初步结果提供了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重粒子,即冷暗勿质粒子的初步证据。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粒子的存在将非常有力地支持膨胀宇宙论和超对称粒子模型,困扰是文学家70多年的谜团就能澄清,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将会有突破性发展。但实验扣要确认冷暗物质的存在及特性,尚需进一步的观测数据和可靠证据,我们期待着关于暗物贡的一系列谜团早日揭开。
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是“巫师一样的科学家的胡编乱造”。难道还存在一个反太阳?反你、反我、反脚心不成?
反物质和物质是相对立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众所周知,物质构成了世界,而原子构成了物质,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
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荷,电子与质子所携带的电量相等,但一正一负。质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40倍,他们在质量上形成了强烈的不对称性。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有一些科学家在20世纪初就认为二者相差十分悬殊,因而应该存在一种电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粒子。如,存在一个同质子质量相等但携带负电荷的粒子和另一个同电子质量相等但带正电荷的粒子。
欧洲一些物理学家于1978年8月,成功地分离了300个反质子达85小时,并成功地储存了这些反质子。
1979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把一个有60层楼高的巨大氦气球,放到高空,气球在离地面35千米的高度上飞行了8个小时,捕获了28个反质子。关于反质子的发现层出不穷,这些发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
反中子和中子一样都不带电,但它们在磁场上存在差别。中子具有磁性且不断旋转,反中子也不断旋转,但其旋转方向与中子恰恰相反。
除了我们常见的物质外,宇宙中还存在着反物质。自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反物质存在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家眼中的“香饽饽”。科学家们认为,反物质研究在高能物理、宇宙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反物质,是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的重要环节。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有相反的电荷。
质子与反质子也是这样。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也都相反。
其优点是反物质湮灭可以自发发生,而不需要核动力引擎中核反应所需的许多条件,所以你不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反应堆,而且你可以减轻飞船的重量。
,早在1953年,德国火箭科学家EugenSanger就提出反物质可以用来推进宇宙飞船,反物质燃料的宇宙飞船后来成为科幻小说作家最喜欢的星际运输工具。
一个理论上的引擎。反物质发动机利用反物质以极高的比冲和推重比推动宇宙飞船。以反物质为燃料的宇宙飞船自此成为科幻小说作家最喜欢的星际运输工具。
使用反物质发动机的好处之一是反物质湮灭可以自发发生,不需要核反应所需的许多条件,就像在核发动机中,所以你不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反应堆,你可以减轻飞船的重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