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诗人,杜甫属于豪放派诗人还是婉约派诗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婉约派诗人之一,与李清照齐名,号称“济南二安”。词风婉约,清丽多姿,尤擅长五律,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漱玉词馆集·漱玉词三十首·其一·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向东流。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一、婉约派的诗人都有谁?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婉约派词人代表人物有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等。

  柳永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八声甘州》,《煮海歌》,《望海潮》等等。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她的代表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苏轼是豪放派杰出的代表,有没有写过婉约派的诗歌?

优质答案1

问苏轼是豪放派杰出的代表,有没有写过婉约派的诗歌?


答苏轼作为豪放词风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那他有写过婉约风格的诗歌吗?

答案是显然的。苏轼不仅写过婉约风格的词,且数量巨大。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作中,有大约三百首是婉约词,占到全部词作的85%以上,也就是说苏轼的豪放词实际只占到他全部词作的15%不到。

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因其在豪放词风方面的开拓和突破性成绩,很多人便以为苏轼是只写豪放词,这是认识不全面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经典婉约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凝聚了诗人无限凄凉之情,最能代表其婉约风格。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诗人“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一首记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中,诗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全词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风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旷,用典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幽逸之怀与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苏轼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是一首闺情词。但不同的是,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洞仙歌·冰肌玉骨》
序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江城子·江景/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为咏筝之作。上片写湖上景,由雨后初晴的凤凰山写到湖上的清风、天边的晚霞、盈盈的荷花、飞翔的白鹭,似乎在描绘一幅杭州西湖风景图;下片写闻弹筝,先是写筝声之哀婉,再由筝声转写弹筝人,化用“湘灵鼓瑟”典故,既喻弹筝者有湘灵之美,又营造出凄迷的意境。

苏轼的婉约词不胜枚举,十二就不再一一罗列了。

透过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取得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巨大突破。可以说即便没有豪放词,凭借婉约词,苏轼亦可问鼎北宋词坛。


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我是@十二读书

优质答案2

苏轼是宋代词作家的杰出代表。古词本来是皇宫贵族,富官达人用来悠闲行乐的方式,和现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有相似之处。不过那时是词为重点,现在是曲和歌手是重点。填词在唐代就有,到了宋代,这种娱乐方式达到了高潮。出现了上百种词牌。词牌是曲子结构固定不变的,一种曲普一种格式,然后根据词牌去填词。一开始文人们填的词大多委委诺诺,卿卿我我,人们称这为婉约派,李清照就是婉约派的代表。后来苏轼发起改变了词风。多以豪放的气派来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杰出的豪放派的代表作,对后来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力。出现了好多豪放派的人物。如辛弃疾,岳飞等人。他们豪放的词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受后人追捧。

豪放派的词人多数都性格豪爽,为人义气,志气钢强。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但他又是知情有义之人。他的婉约方式的词丝毫不次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我也读过苏轼的婉约派的词作品,如卜算子,蝶恋花,江城子等。尤其是《江城子》乙卯正日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疏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日夜,知松冈。

这首词多么感动人,真是男子有泪不轻弹,有泪即到断肠处。[流泪][流泪]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