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垂帘听政_垂帘听政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慈禧垂帘听政,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在位期间,贪污腐败,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却让人瞠目目结舌,甚至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一顿饭要吃一百多道菜,每道菜都价值不菲。这还不算,慈禧太后还喜欢吃各种山珍海味味,比如燕窝、鱼翅、鲍鱼等等,可以说是吃遍了天下美食。不过,慈禧太后最爱吃的一道菜,却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家常菜,那就是酸菜白肉。

一、垂帘听政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是大清年间慈禧太后所创,大清皇帝咸丰帝驾崩后由东宫和西宫也就是慈禧太后和慈安皇太后改硃批为蓝批,共同垂帘听政。同志年幼,由八大朝臣理政,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皇太后这个把持大清多年的败家娘们儿是历史的罪人,她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给中国造成了历史的耻辱。

二、除了慈禧以外,历史上还有谁垂帘听政过?

优质答案1

第一,大秦帝国,秦宣王太后

第二,大汉王朝,西汉,吕太后 东汉,邓太后,窦太后,梁太后

第三,拓拔魏,冯太后

第四,大唐王朝,则天皇后,韦太后

第五,大辽帝国,述律太后,承天太后,法天太后,感天太后,后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

第六,西夏王朝,梁太后,小梁太后

第七,大宋王朝,刘太后,曹太后,高太皇太后,向太后,谢太皇太后

第八,蒙元帝国,乃马真皇后,

第九,满清帝国,孝庄太后,慈禧太后,隆裕太后…………

优质答案2

1.宣太后

我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妈妈宣太后。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端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计,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母后临朝摄政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依据史书记载,秦昭王的妈妈“号宣太后,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为将军,任政,封为穰侯。太后摄政,始于此也。”

2.赵太后

赵国的国君惠文王逝世,他的儿子孝成王承继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在朝。赵太后即大名鼎鼎的赵威后,她在答复齐国的使者是从前说下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是个才能极强的老太太。

3.邓太后

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纪大些,但体弱多病,不能继位;一个是重生婴儿,刚满百日。她就立为皇帝,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但毕竟年青新寡,多有不方便,遂命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可随招入宫议事。

4.褚太后

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人物妈妈、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方式颁布实施;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不光与民为恤,还与权臣斡旋,有着令人信服的胆略策略,又有难能可贵的霁月胸襟。这在我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吕后

汉高祖身后,他的结发之妻吕雉,亦即吕皇后,成了吕太后,新皇帝汉惠帝是她儿子,汉家以孝治全国,加之汉惠帝性情优柔脆弱,吕太后脾气阴鸷强悍,所以,吕太后实际上把握了皇家悉数权力;到汉惠帝身后,新皇帝幼小,她又临朝称制八年,成为事实上的皇帝。

6.萧太后

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其时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位置才得以稳固下来。

7.肃皇后

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劳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置。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要十一岁,实际上即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8.魏灵太后

她荒淫无度,朝政十分糜烂。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只要6岁,只能由其生母灵太后临朝听政,执掌皇权。灵太后所用的人都是一些奉承之徒,她听任这批人贪婪不法,成果搞得“文武崩溃,地点乱逆,土崩鱼烂”,全国离心。

9.武则天

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以后。开端垂帘听政,从暗地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老公,并称二圣。

10.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终一个女主在朝,在其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后来“戊戌变法”失利,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把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跟着清王朝的毁灭,连续了两千余年的垂帘听政准则也就与世长辞了。

三、垂帘听政什么意思,有哪些人,如何评价?

优质答案1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少之又少,一般垂帘听政都是皇帝太小需要辅佐,又或者是皇帝无实权,太后想要干政,据我了解的有那么几位,秦朝宣太后、西汉吕太后、东汉窦太后、北魏冯太后、唐朝武则天、清朝慈禧慈安太后;我们今天就讲第一位和一位职权的太后

秦惠文王先前是有一位王后,而她不过是一个妃子,秦惠文王非常宠她,称它为芈八子,秦国后宫分八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为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她的大儿子却被送到敌国当质子,送到一个比秦朝还弱的国家(燕国)揣测一个强国怎么要送一个皇子去弱国当质子,不外乎是宫里的王后看不惯得宠的芈八子,使用了一些阴谋

不久秦惠文王辞世后秦武王继位,跟人家比举鼎,用力过大导致内伤,不久也没了,秦武王也没有个孩子,继位就成了大问题;芈八子联合敌国,推举嬴稷继位,利用亲戚关系掌控大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长达41年之久,称为宣太后,

秦昭襄王想要实权于是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宣太后就此结束。

我们再来说说清朝,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两人拥有实权,一同辅佐同治帝,不久后慈安太后病逝,慈禧太后便一人独大,掌控清王朝48年之久,在位期间虽不能使国家兴盛,推举洋务运动确实减缓了清朝的灭亡,多重用曾国潘、左宗棠等人;清朝本来就已经闭关锁国许久,加上内部矛盾,想让一个女子担起救国大任,实属不易

优质答案2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如果皇帝去世后,嗣君年幼,则可由小皇帝的母亲辅政,帮助处理国家大事,被称之为“女主临朝称制”。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应是战国时期秦国秦惠文王的的姬妾芈八子,即后来的宣太后。

芈是楚国的国姓,八子是封号。在秦国的后宫,八子的地位居于中下游,当时秦国后宫分为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秦惠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去世,年轻的太子荡即位。芈八子和儿子嬴稷被送去了燕国当了人质。三年后,秦武王死于意外后,芈八子在燕国的支持下,和自己的异父弟魏冉一起扶持嬴稷登上了皇位,成为秦昭王。她因而成为“宣太后”。 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宣太后芈八子也就在秦国临朝称制了四十一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

其后,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又成为大一统王朝中首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惠帝去世后,吕雉就正式临朝代行天子之权,成为西汉真正的掌权者。为此,《史记》《汉书》等正史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

唐朝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自从诛杀上官仪后,高宗每次临朝,则天皇后都垂帘于御座之后,参与处理国家大小政事,人称“二圣”。,她后来还突破了这道帘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女皇帝。 历史上记载垂帘听政的史料不少,《宋史·礼志二十》“乾兴元年,真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佑故事。’” 《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高皇后》“帝闻事急,诏禅位元子,太后垂帘听政……朱胜非等诱以复辟,命王世修草状进呈。太后喜曰‘吾责塞矣。’乃以手札趣帝还宫,即欲撒帘。帝令胜非请太后一出御殿,乃命撒帘。是日,上皇太后尊号。”《元史·后妃传·定宗钦淑皇后》“定宗崩,后抱子失列门垂帘听政者六月。 《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后,有了我们最为熟悉的慈禧垂帘听政,她垂帘听政之途,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

载淳举行了象征式的登极典礼,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并美其名为《治平宝鉴》,作为一本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们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设两太后宝座在皇帝宝座之后,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载淳成年后,两宫皇太后被迫撤帘归政。 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设计择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终又得逞。至1881年(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