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什么意思?626什么意思
626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目前主要有摩拜、ofo、永安行等品牌。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人们一公里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是随着共享单车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市貌等。
一626什么意思
6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626“”指示发布55周年的纪念日。当年毛泽东的626指示不仅催生了赤脚医生这个新名词,更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那就是医疗卫生事业要为人民服务,主席的指示现在想来仍然 有积极的意义。
一、毛主席“”626”指示和赤脚医生的大发展。
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当这样一组数字被毛泽东知悉后,他发怒了。
李长明曾问过钱信忠,据他转述,毛泽东当时站起身来,严厉地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随后,经短暂培训的农村稍有文化的赤脚医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靠“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服务乡民,构成那个年代一幅幅既温馨又生动的画面
1966 年 8 月 10 日,这个处于鄂西长阳土家山寨的卫生室挂牌了。这个合作医疗的具体办法是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村里再从集体公益金中每人平均提取 5 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除个别老痼疾病要常年吃药的以外,群众每次看病只交 5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
,在覃祥官的带动下,卫生室全体人员着手收集行之有效的土方给农民治病。他们的这种做法后来被概括为“三土”,即土医、土药、土药房。他们还自己动手种植、采集、制作中草药,用来给当地农民治病。这种做法后来被概括为“四自”,即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他们主动到农民中调查患病人员情况,努力做到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出钱不多,治疗便利 ;小病不出队,大病不出社”。中共湖北省委对覃祥官的事迹和杜家村大队的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就在毛泽东作出“赤脚医生就是好”的批示不久,中共湖北省委于 1968 年适时将一份反映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对这个经验十分重视,派员对这个经验进行核实后,将反映这个经验的材料拿到北京郊区农村,组织农民开了两次座谈会进行讨论。1968年11月30日,中央有关部门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报告,毛泽东看了报告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合作医疗制度好,并且当即在报告上写下了 4个字 “此件照办。”毛泽东的批示,是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肯定。
从此,在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下,大队一级设立赤脚医生,在大队一级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当时中国的新生事物,并作为中国亿万农民的最大福利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赤脚医生”称谓由来
1965年,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开始实施速成培训,王桂珍成为江镇公社第一批28名卫生员之一。在经过短短4个月的培训后,王桂珍背起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们看起了病。上海浦东新区卫校退休教师黄钰祥,1953年从苏州医专毕业被分配到江镇公社卫生院,经过两年的乡村医疗实践后,1965年底开始参与培养当地赤脚医生。他成了王桂珍从医的第一位老师。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在全国各县成立人民医院,在公社一级成立卫生院,村里设卫生室,构成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卫生部着手组织对农村知识青年的医学培训以充实村卫生室,一个“半农半医”的群体由此迅速崛起。
1968年夏天,上海《文汇报》刊载了一篇《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文章,文章实际是一篇关于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培养赤脚医生的调查报告,介绍了黄钰祥、王桂珍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事迹。同年第三期《红旗》杂志和9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都全文
黄钰祥说,这是在农民中自行叫起来的,因为南方的农村都是水田,种水稻的,只能赤脚下水田,所以赤脚就是劳动的意思,赤脚医生就是既要劳动也要行医。
今天再来看“赤脚医生”,一要看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毛主席发怒,要“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农村三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半农半医”的群体由此迅速崛起——“赤脚医生就是好”——该制度在全国90%以上的农村推广,惠及亿万农民——
广东药学院原院长梁仁教授说,“如果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考虑进去,当时农民所得到的医疗保障比现在可能还要好一些。那时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得到治疗,而大病城市照样治不了,城乡医疗条件的差别非常小。”
有资料说,从1949年到1981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67、88岁,其中,就有“赤脚医生”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主席的医药知识,估计比不上一个普通的“赤脚医生”,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并且知道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是伟大领袖的伟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