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开头的成语,止的成语开头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2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行开头的成语故事,来引导孩子学习成语。例如“人之初,性本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些成语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教孩子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叶障目”的意思是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看到表面现象。


一行开头的成语

以“行”字开头的成语有行满功圆、行行出状元、行家里手、行将就木、行尸走肉。
1、行满功圆(xíngmǎngōngyuán)行满修行期满。旧指出家修炼成仙。
【出处】元·无名氏《新水令·殿前欢》“要行满功圆,跨鹤儿飞上天。”
2、行行出状元(hánghángchūzhuàngyuán)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出处】明·冯惟敏《玉抱肚·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3、行家里手(hángjiālǐshǒu)里手内行人。指精通这种业务的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4、行将就木(xíngjiāngjiùmù)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5、行尸走肉(xíngshīzǒuròu)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二行开头的成语接龙

列行惑的成语接龙如下惑世盗民-民富国强-强强联手-手忙脚乱-乱世枭雄-雄伟壮观-观色察言-言行一致-致之度外-外柔内刚-刚正不阿-阿谀奉承-承上启下-下笔有神-神采焕发-发扬光大-大同小异-异口同声-声声入耳-耳听为虚-虚情假意-意乱情迷-迷途知返-返璞归真


三匆开头的成语

读音[cōng cōng máng máng]
xíngsècōngcōng
[释义]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语出] 唐·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匆;不能写作“勿”。
[近义] 风尘仆仆 形色仓皇
[反义] 无所事事 优哉游哉
[用法] 用于人的神态。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匆匆忙忙 (cōng cōng máng máng)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3回“仿佛看见那写真师的面貌和先生一样,匆匆忙忙,不敢认真,到底是先生不是?”
来去匆匆 (lái qù cōng cōng)
出处王朔《许爷》“也许他们在那条街就曾见过面,但来去匆匆,或淡然一瞥或偶一回眸。”
行色匆匆 (xíng sè cōng cōng)
解释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出处唐·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四开始的四字成语

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语接龙(“不”字开头)

不耻下问 问道于盲 盲人瞎马

马到成功 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胜收 收回成命 命中注定

定时炸弹 弹尽粮绝 绝无仅有

有机可乘 乘机而人 人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

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五肉开头的成语

一言为定 一言九鼎 一言难尽 一衣带水 一意孤行 一语道破 一针一线 一掷千金 一张一弛 一拍即合 一诺千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