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的生日(千手观音的生日)
观音的生日,而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七,所以民间流传着“七夕乞巧”的习俗。在古代,女子的地位非常低,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抛头露面,只能在在家相夫教子,所以她们对于自己的生日非常重视,也希望通过这一天祈求自己能够得到丈夫的宠爱。而在这一天,也有很多关于七夕的传说,比如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一些民间的说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为悦己者容”。
一观音的生日是哪一天
纪念日中,妇女们结伴前往观音殿烧香,顶礼膜拜。《金陵岁时记》载“善男信女于此三月茹素,日观音斋。”茹素即忌荤食素,俗称“观音素”。,纪念日当天,都会比其他时间更早开启寺院大门,迎接来寺进香祈福、纪念观音节日的信徒与广大佛教信众共同举行大型的观音菩萨纪念活动,弘扬佛教的基本理念。二观音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农历
每年观音会是农历的二月二十九,六月二十九,九月二十九。
三观音菩萨一年三次生日
观世音菩萨节日 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三大观世音菩萨节日分别是菩萨的生日、得道和出家的三大香会。
1年3次不是皆生日,2月是圣诞,6月是成道,9月是出家,菩萨渡化众生需观因缘,所谓无缘难渡,缘熟者,菩萨以法眼观,应以何身得渡,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你看那,西游记,上,菩萨化各种身,凡夫不识,只好当面错过。
四哪天是观音的生日
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生日。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生辰(农历二月十九),是菩萨出生的日子
成道(农历六月十九),是证得果位的日子
出家(农历九月十九),是菩萨的出家日子
纪念日中,妇女们结伴前往观音殿烧香,顶礼膜拜。《金陵岁时记》载“善男信女于此三月茹素,日观音斋。”茹素即忌荤食素,俗称“观音素”。
,纪念日当天,都会比其他时间更早开启寺院大门,迎接来寺进香祈福、纪念观音节日的信徒与广大佛教信众共同举行大型的观音菩萨纪念活动,弘扬佛教的基本理念。
观音菩萨的纪念日,只是为了纪念观音菩萨而产生的一种民间说法。观音菩萨在成就前经历了无数个诞辰、出家、成道日。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作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在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普遍的。她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一般佛教寺院都有观音殿,或在大雄宝殿内供观音像,还有单独的观音庙、观音堂等。江南许多人家也供奉观音像,常年焚香膜拜。
五南海观音的生日
观音的最初译名是“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唐代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故去掉“世”字,略称为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十分崇奉的一尊菩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宗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塑有各种观音像。净土宗更是把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来供奉。从隋唐以来,民间更是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宗教节日,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生日(这天是她为人的生日,她成了三公主),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是跳火坑的日子。她的父亲不让她学佛,命人活活的烧死了她。其实是菩萨的忌日,也是她最苦最伤心的一天),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这天她修成了菩萨,坐上了莲台。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观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更是盛大、壮观。
我们知道在佛教的观念中,作为时间单位的「劫」分为「小劫」「中劫」以及「大劫」三种,换算成我们凡人可以理解的时间,分别是 16798000 年、335960000 年和 1343840000 年。借助「过去无量劫」这种叙述,佛经的
由此看来,想要追溯佛经中这位菩萨的具体生卒年份,都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生日」了。
而自大乘佛教传入汉地以来,观音菩萨不但更换了性别和形象,甚至更换了「国籍」与「个人经历」,从一个男性形象的佛教菩萨,变成了以仕女以及慈母形象出现在民间信仰中主管「救苦救难」兼管送子的女神。
在民间观音传说故事中,观音菩萨都是一个叫做「妙庄王」或者「楚庄王」的国王的三女儿,后来因为种种因缘出家修行,最终成为菩萨。
至于中国版本观音菩萨的生日,可查考到最早的说法见于北宋僧人慧洪觉范的诗集《石门文字禅》。这本诗集中,有一组题为《十世观音生辰六月二十六日二首》的诗,可见当时存在着一种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的说法。
明刊本《石门文字禅》中的「十世观音生辰六月二十六日二首」组诗
而民间更广泛流传的说法,则认为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日。记载这种说法的资料出现的时代虽然相对较晚,但仍不晚于宋代。在诸如成书于南宋的《无门慧开禅师语录》等佛教书籍中,就有关于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或「观音诞」的记载。
这种说法在元朝和明朝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元代编集的《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以及明代编集的《密云禅师语录》、《大觉普济能仁玉林国师琇语录》中,均明确将「观音生日」定于二月十九日。
到了清朝,「二月十九日观音生辰」的说法的广泛流行得到了清初江南名士袁枚的认证。在《随园诗话》和《子不语》中,袁枚都提到了诸如「会二月十九日观音生辰,天竺烧香者,过灵隐寺必拜方丈」「会杭州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满汉士女,咸往天竺进香」等说法。
而在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御定月令辑要》「二月十九日」这一条下也记有「观音生辰」,最终将「二月十九日」变成了「钦点」的观音菩萨生日。此后如成书于清朝末年的农书《农候杂占》和公案小说《施公案》等等一系列书籍也便异口同声地将「二月十九」称为「观音」或「观音大士」的「神诞」
四库全书本《御定月令辑要》卷六中记录二月十九日观音生辰的段落
而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则流传着「观音菩萨有三个生日」的说法,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
但如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即使在网上流传的说法中,「三个生日」里也只有农历二月十九日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真正「生日」,其余的两个则分别是观音菩萨成道和出家的日子。成书于清代的民间宗教劝善读本《家庭宝筏》即认为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而六月十九日则是「观音成道」日。
由此可见,「观音菩萨的生日」并没有佛教教义或佛经记载方面的依据,属于民间传说,而二月十九日则是关于观音菩萨生日的较为古老、流传最广且最受民间认可的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