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拿下东南亚电商Lazada后,是不是在东南亚制定“中国标准”?
重塑购物体验:从Lazada到阿里巴巴,再到你的购物哲学
当阿里巴巴拿下Lazada的控股权并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Lazada逐渐变得与淘宝越来越相似。尽管这一变革引发了Lazada原员工的不满,但现在他们已经逐渐适应并接受了这一变化。而这一切,只是阿里巴巴出海战略中的一小步。
当我们谈论网购,你是否会在多个平台之间进行价格比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可能与我的消费习惯有关。
在未曾涉足网络购物的日子里,我所在的城市虽然商场、超市等随处可见,但我购物的地点比较固定,选择有限。我始终坚信“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因此我只会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场进行购物。例如,我主要购买固定品牌的服装,在大商场购买,价格全国统一,打折也是统一的。我很少漫无目的地逛街比价。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我的购物平台也逐渐增多。虽然现在有众多的购物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以及微信群、抖音等购物形式,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消费习惯。我主要选择在老牌平台上购物,并且在选定的店铺中持续购买。例如,前年装修房子时,空调、电器都是在这些平台的品牌旗舰店购买的。
因为我不习惯在多个平台之间进行价格比较,所以并没有积累太多的比价技巧。我的购物方法就像在实体店购物一样,进入选定的商场,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在天猫、京东里,我倾向于寻找厂家旗舰店,查看好评,注重商品的质量。对于价格过低的商品,如果感觉像是挥泪甩卖,我不会购买。我喜欢买带有运费险的商品,不满意就退货。
我的购物哲学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去选择,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购物体验。不去多个平台比价,并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