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佳丽是什么意思(三千佳丽指什么生肖)
三千佳丽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古代,能够成为皇帝的女人,都是万里挑一的,所以这个数字也是非常有讲究究的。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 4、
【提问】什么是“三宫六院”?什么是“后宫”?什么是“三千佳丽”?什么是“后宫三千佳丽”?
三宫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夫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
六院
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困,高悬银(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的住所为三宫六院。
人们常说,做皇帝好,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坐拥全天下的美女,真是羡煞了全天下的男人。看来,皇宫中的美女真是多得数不完,难道真有阅不尽的人间美色?皇上真的有那么多的妃子吗?
内宫里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隶属于皇帝,对皇帝负责。后妃有森严的等级,后宫的秩序才得以维护。
自唐开始,宫廷就设立了六局二十四司,每四局为一司。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后宫女官人数太多,遂改为六局一司。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品级皆为正六品。至此,宫中共有女官75人、女史18人。
皇后位居正宫,实为国母,低于此等级的设有贵妃,再往下诸妃位号,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有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等级在妃之下。明宪宗时期,还出现了皇贵妃的称号,宪宗追封宠妃万贵妃为皇贵妃。此后,到了明神宗时期,神宗封宠妃郑贵妃为皇贵妃,以后逐渐形成定制。
到了清代,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年),顺治采纳礼官的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6名,柔婉、芳婉各30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2名,勤侍人数不定;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但此建议虽通过而未能执行。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册立皇后,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只要是皇帝看中或宠幸的宫女均可纳入其中。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分别为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
可见,如果单算有称号的后宫,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多,,如果将后宫的女性都算上,那就不止“三千佳丽”了。明代,宫女一旦被选进宫,便永远不能离宫,,有进无出,数量也就变得庞大。以嘉靖为例,据《明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嘉靖帝谕内阁,嫌中宫妃御所用不足,又嫌多老疾,于是礼部尚书费寀随即选女子年11岁以上、14岁以下者300人入宫。嘉靖三十一年12月选民间女子300人,嘉靖三十四年9月选民间女子10岁以下者160人,同年11月选湖广、承天府民间女子20余人。嘉靖四十三年正月选进宫女300人。共1080余人,连同原有即达2000人左右,数量可观。清代与明代不同,入宫的宫女到25岁时,便可离宫,这样,有进有出,宫女的数量保证均衡,但数量也能达到3000人左右。
如果有个男生在你书上写“三千佳丽,我当第一”是什么意思?
这应该是一个女生的自我标榜啊,3000佳丽,我当第一意思是即使有3000个美人在,他也是第一相当的自信,如果是男生写给女生的,就有点别扭
皇上后宫三千佳丽,如何解释?
3千佳丽是包括宫女在内的.皇宫里除了皇帝是男的 其他的都是太监了.就是说所有的女人都是他的.皇帝的儿子成年后都是要搬出去住的. 3千佳丽就是说所有的宫女 他都可以享用.前提是他看得上.为什么说佳丽呢.因为选秀.就像超女一样要经过选拔才能进宫.过关的就是妃子.没过关的就分配到各司各房做宫女.(其实也很腐败的,好多被选中的不一定漂亮.也都是给钱就选中)
后宫佳丽三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皇帝的后宫有很多美女。这里的“三千”是概数,意指很多。
佳丽三千据《旧唐书·宦官传》等记载,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率宫女四万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两句诗是说唐玄宗后宫佳丽无数,却专宠杨贵妃一人。
《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
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典故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
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王妃。,由于唐玄宗的武惠妃去世,导致了唐玄宗每日郁郁寡欢,不少朝城就在不同的地方为唐玄宗挑选合适的美人进献。于是就有人向唐玄宗禀报王府中有一位美人,资质风雅,如天女下凡。等唐玄宗看了过后,被杨玉环的美貌所吸引,而杨玉环也精通歌舞与精通音律的唐玄宗十分契合。
由于杨玉环是自己儿子的王妃,若公然把他纳为自己的妃子必会遭到世人的唾弃。于是将杨玉环封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杨玉环被封为道士的五年后,唐玄宗才把杨玉环封为贵妃。
天宝年五载,唐玄宗因为杨贵妃善妒,一怒之下就把她赐回了娘家。,没有杨贵妃的唐玄宗在宫中过的并不快乐,每日思念杨贵妃,又由于君王的颜面,不得不表面上装作自己很快乐。,杨贵妃找来大臣将自己的青丝交给大臣,让大臣转交给皇上。
唐玄宗看到了自己贵妃的青丝,内心十分思念,便把杨贵妃重新接回了宫中,被接回宫中的杨贵妃更加得圣宠,可谓是专宠于一人。从此唐玄宗便把其他贵妃丢在一旁,只专宠杨贵妃,天天守着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等等,都把贵妃带在身边。
唐玄宗十分懂音律也十分热爱音律,歌曲,舞蹈等,而杨贵妃在舞蹈方面有极大的造诣。据史料记载,唐玄宗第一次在华清池温泉见到杨贵妃时便作了《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当即合着此曲舞蹈起来,舞跳得十分美丽,如同仙女下凡,唐玄宗十分高兴,以后便时常让贵妃跳《霓裳羽衣曲》,有时候还自己亲手为贵妃伴奏。
有一次在华清池的长生殿中,正值7月7日乞巧节,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唐玄宗与杨贵妃便在长生殿中双双下跪,并且两人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诗人白居易便把此场景化作千古的爱情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流传千古,自今不朽。
由于杨贵妃的得宠,杨贵妃的家人也纷纷升官。杨贵妃的兄弟被封侯拜相,家中的三个姐妹也被封为国夫人,其中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被封为了宰相,在杨国忠谋其位不谋其政,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有害于国家的事情,奸臣当道,宦官专政,唐玄宗却每日与杨贵妃作伴,不理朝政,耽于享乐。
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了。唐玄宗只想要保命,于是带着杨贵妃及其部分家属开始了逃亡之路。在逃亡的过程中,唐玄宗等人来到了马嵬驿,此时军队就立刻将唐玄宗与杨贵妃包围起来,并叫唐玄宗交出杨贵妃,不然就要叛变。
在江山与美人中,唐玄宗最终选择了江山,赐了三尺白绫将杨贵妃赐死,杨贵妃的命运便最终落于马嵬驿。回到宫中,唐玄宗十分思念杨贵妃,却永远不可能在见到杨贵妃了,便命令工人画了一幅杨贵妃的画像,挂在宫殿中,整日望着画像思念杨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