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哈简介(兀良哈三卫怎么读)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兀良哈简介在蒙古语中,这里的意思是“黄金之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麓,是中国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为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 4、
  • 5、

元代历史,请告诉我兀良哈台的一些简介吧,谢谢!

忽必烈 中国元朝的创建者。

元世祖。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 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10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在与阿里不哥鏖战的,中统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璮乘机叛乱,被忽必烈迅速镇压。李璮的叛乱引起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 ,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 。,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中统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为至元。经过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新王朝的各种制度大体上确立下来。至元八年(1271),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大都为首都。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这些制度在元代始终保留下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元代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忽必烈又积极着手消灭南宋的战争,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 ,十六年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全国统一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都有了发展。他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卒。

乌梁海的简介

乌梁海分为三部分,一曰唐努乌梁海,二曰阿尔泰乌梁海,三曰阿尔泰诺尔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以北,南到唐努山,今天大部分属于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为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一个部落,在清代属科布多所属的,共七旗,游牧于今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以北、吉木乃县以西地方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南部一带。由阿尔泰乌梁海副都统管辖,隶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1907年改属阿尔泰。1919年阿尔泰改设阿山道,并入新疆省。阿尔泰乌梁海今天大部属中国。

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在科布多之西北,是乌梁海部落之一,东唐努乌梁海,南阿尔泰乌梁海,西与北均为俄国。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后,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全境被纳入俄国。

“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是我国史书中出现的温良改、斡良改,唐代的都播、都波,元代的秃巴思、秃八 ,后译写为图巴。清代乌梁海人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并入俄罗斯以后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唐努乌梁海地区原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在苏联的策动下宣布独立,1944年为苏联兼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

兀良哈简介 兀良哈介绍

1、兀良哈,蒙古族姓氏,现汉姓为乌氏。

2、乌梁海亦作兀良哈,和达延汗分封的兀良哈万户是同名的不同部落。其种为突厥族,语言风俗,则似喀尔喀人,自称东巴,居唐努山、阿尔泰山和萨彦岭之间,分为三部分,一曰唐努乌梁海,二曰阿尔泰乌梁海,三曰阿尔泰淖尔乌梁海。

3、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是明朝设置的三个羁縻卫所。蒙古称为“山阳万户”(ulge tumen),本来是成吉思汗季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统治下的兀鲁思。1388年,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被明军击溃,随后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辽王阿札失里遣使降明,明朝遂分其为三卫。因为辽王阿札失里所领在元代分别为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和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明朝的三卫也就基本沿袭了元代的三所名称,分别称为“朵颜”、“泰宁”(台州在元代归泰宁路)和“福余”(即灰亦儿)。明朝统称三卫为“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阿札失里很快又归附北元,明朝派兵讨伐,双方关系断绝,永乐初年重建三卫。朵颜卫自称兀良哈(五两案)人,泰宁卫自称翁牛特(往流)人,福余卫称乌济业特(我着)人。兀良哈是成吉思汗功臣者勒蔑后人;翁牛特意为“有王之民”,是铁木哥斡赤斤的直属部落;乌济业特(我着)的起源则可能是蒙古化的女真人。

介绍一下成吉思汗的四狗

成吉思汗四勇忽必来、哲别、者勒蔑、速不台 速不台(1176~1248) 蒙古军大将。兀良哈部人。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誉称“四狗”(即“四先锋”)之一。1212 年(金崇庆元年),蒙古军攻金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他率兵先登。后在进击篾里乞残部时,俘获两将,攻灭该部。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次年受命与哲别率军追击花刺子模国王摩柯末,先后转战于宽定吉思海(今里海)沿岸等地。进而击败斡罗思、钦察联军和不里阿耳军,1224年率师东还。1231年(金正大八年), 随拖雷率军绕道宋境迂回攻金,并献疲敌之计,以少击众,歼灭金军主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地区。随后,率军进攻金南京(今开封),又参加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之战,为灭金立下战功。1235年,以先锋随拔都西征,灭钦察,攻陷俄罗斯许多城池。1241年,率军攻入马札儿(今匈牙利),进抵马茶城(今布达佩斯), 1243年还师蒙古,终年73岁。

者勒蔑,又作哲里麦。蒙古国大将。兀良哈氏。札儿赤兀歹之子。居不儿罕山(肯特山)地区,与蒙古部为邻。自幼侍从铁木真(成吉思汗),多有功劳,被铁木真誉为是“有福庆的伴当”。曾相随逃避蔑儿乞人追击。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即蒙古部汗位时,与博尔术同被封为众官之长,参与运筹,随从统一蒙古各部,以果敢善战著称,有“饮露骑风”之美称,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嘉泰二年(1202),在与泰赤乌部作战中,搭救受重伤的铁木真。翌年,孤军断后,截击克烈部进攻,掩护铁木真撤退。四年,充先锋,与乃蛮部作战。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与哲别、速不台、忽必来并称“四狗”。 还有 成吉思汗四子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拖雷 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成吉思汗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

《成吉思汗》速不台简介及怎么死的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其征战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死后追封为河南王,谥忠定。

中文名

速不台

外文名

Sübügätäi;Сүбээдэй

别 名

雪不台、速别额台

国 籍

蒙古帝国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兀良哈部

出生日期

1176年

逝世日期

1248年

职 业

将领

主要成就

破金败夏,两次西征

地 位

“四獒” 之一

官 职

千户长

追 封

河南王

谥 号

忠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