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之谜读书报告(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读书报告会,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学者等各界人士,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本次活动由中国社会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学者等各界人士,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就正式起飞了。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GDP增长了142倍,年均增速达到10.7%,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7%增长到11.4%,人均GDP跃升至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列,无论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是人均GDP的增长,都超过了发达国家,实现了“弯道超车”,被誉为“经济奇迹”。

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从“高速度”转为“高质量”,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年均增速仍达到了6.5%左右,仍比同期的全球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而且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比增速达到了8.1%,预计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1.4%进一步增长到了18%左右。

,这4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很少出现危机和衰退,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很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而我国经济还是实现了2.3%的增长,增速在各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比较高的。

我们能够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就像一个迷一样,不仅引起国内学者的讨论,在国际上也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很多国外专家学者就非常好奇,近年来,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从多个维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提出“北京共识”、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多个概念和提法,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现在,国际上有很多国家的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我们中国的经济,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他们都试图出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解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秘密。

我在这里举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比如,有国外专家认为,中央计划经济部分的规模逐渐减少,以市场为导向的私有部分的规模增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将中国的资本积累分为内部积累和外部积累的话,内部资本积累主要通过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和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两种方式实现资本增长,而外部的资本积累则主要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两种方式实现资本增长。再比如,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三大源泉,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

其实,这些国外的专家学者们,要么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要么就是过于关注某个领域的研究。由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他们没有抓住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背后的根本原因。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既有我们的先天禀赋,也有我们的后天优势和努力。

从先天禀赋来看,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使我们具备了长期增长的底气,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具备我们国家这样的资源和人口优势,资源和人口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增长,本质上都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发展载体的。得益于辽阔的领土,我们国家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十个国家之一。中国目前的自然资源总价值约为23万亿美元,特别是煤炭储量和稀土储量极为丰富,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一个优势,就是我国人口众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口就是人力资源,人口多那就叫人口红利。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15%-24%,都要归功于人口贡献,这说明人口红利绝对是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因素。

,人口多也代表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内需市场。中国目前拥有14亿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具有超强的内需潜力。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多,欧盟的人口刚过5亿,日本人口更少,才1.5亿,发达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都没有我们国家的人口多,这也就代表着他们的国内市场是有限的,,他们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去开拓国外市场、与别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最初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开中国大门的一个主要诉求,就是要中国开辟通商口岸,因为中国这么多的人口对于他们的产品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而在我们国家,人员、商品、生产、服务、物流和资本在国内都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现在我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国家特别重视,因为如果没有了人口红利,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如果经济增长失速,那我们的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

从后天因素来看

第一是我们始终坚持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并将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提升到决定性的高度,不信大家可以搜一下,以前我们叫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现在叫做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持续释放活力,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蓄积了中长期增长的“制度效能”,推动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二是我们国家不断地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释放市场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于1982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5年和2018年进行了多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最初的改革重点是精简机构和编制,之后是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财政收支权限、人事管理权限等职能,再之后就逐渐转为完善政府职能。多次改革,有力推动了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

第三是我国具有强大而完备的制造业。我们不像欧美国家,过于依赖服务业,我们国家是公认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据报道,在联合国确定的产业分类目录当中,我们国家的产业拥有所有的门类,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已经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这种制造业优势,使我们在缓解产业链危机方面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不断提升,在产业链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不仅纺织、皮革及制鞋业等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而且,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全面融合,产业结构逐步迈向合理化、高级化。

第四,是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典型的阶梯化发展格局,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素质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的东中西部发展一直不够平衡,长期以来,形成了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的阶梯化发展格局,多数人只看到这种格局不利的一面,但必须承认,这种格局客观上使我们国家在国内形成了发展的雁阵效应,使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具备了足够的腾挪空间。比如,当西部地区劳动力过剩,大批人员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这些过剩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涌向东部地区,而不需要到国外去寻找工作。再比如,当东部地区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土地成本高,经济结构转型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可以将工厂、生产基地挪到西部,而没有必要非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国外去。东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很好的发展梯度,国外一些国家没有这样的经济发展纵深空间,只能借助于国际产业分工来实现阶梯式发展。

第五,不仅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78年增长了25倍,而且国家还在持续不断地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基尼系数有所下降,目前已经基本消灭了贫困人口。随着收入的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叠加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人均消费支出已经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增长了20倍。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还来源于我们中国人的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党和国家精准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以及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所以,虽然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遇到了很大的下行压力,,我们要相信经过稳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和见效,今年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依然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增速上,不会低于5%,对此我们要充满信心,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