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解缙简介(明朝解缙简介资料)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明朝解缙简介字廷举,号涤生,浙江绍兴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易经,并著有《六韬集注解经解序文集·卷一》等著作。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 4、

解缙简介,解缙介绍资料

《解缙像》顾见龙绘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谥文毅,江西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解缙祖父为解子元,是元帝国安福州判官。兵乱时守义而死。父解开,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谈论元朝故事。欲加官授职,解开辞去不任。

解缙天生聪颖,六岁能诗,有神童之誉。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式丁卯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第十名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解缙简介,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不久,解缙呈上《太平十策》进言。当时解缙在兵部从事,其言语时常轻慢。兵部尚书沈溍奏报此事,明太祖反而说“解缙只不过以冗散自恣罢了。”数月后,朱元璋下诏,改解缙为监察御史。当时韩国公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谋反得死罪,解缙代替郎中王国用草疏鸣冤。又为夏长文写草书弹劾都御史袁泰,袁泰深恨解缙。当时近臣父均须入觐,解缙父亲解开入觐时,朱元璋说“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解缙遂同父回乡。

八年后,明太祖驾崩,明惠帝即位。解缙进入南京应天府,随即有官员弹劾,并称其违背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应当舍弃家人离开。于是解缙被贬为河州卫吏。当时礼部侍郎董伦为明惠帝所信任,解缙于是书信予董伦,请求谋职。后经董伦举荐,明惠帝下诏命解缙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待诏。

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攻入金陵应天府后,解缙归降朱棣。朱棣随后即位,是为明成祖,解缙升任翰林侍读。随后成祖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等人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随后,解缙奉命总裁编撰《明太祖实录》与《列女传》。书成,朱棣赏赐银币。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永乐二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此后内阁进言,朱棣均虚心采纳。

解缙很少登朝,且因才气颇高,任事直前。其善于言辞,但对他人的好恶从不顾虑忌讳,廷臣多因其受宠而嫉恨。恰逢当时储君未定,淇国公邱福称汉王有功,当立朱高煦。明成祖则密询解缙,解缙称“皇长子(朱高炽)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并不回应。解缙又拜首称“好圣孙(朱瞻基)。”朱棣表示同意,储君之事遂定。汉王朱高煦遂因解缙进言,而尤其忌恨。当时恰逢明朝大军讨伐安南,解缙上疏劝阻,朱棣不听。随后讨伐成功,并设置郡县。当时太子虽立,朱高炽表现并不令朱棣满意。此时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谏言说“这会引起战争的,是不行的。”朱棣随即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永乐四年,皇帝赐内阁黄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衣,并不包括解缙。次年,解缙因廷试读卷不公而受连坐,被贬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参议。正准备赴任时,礼部郎中李至刚上疏称解缙有怨言,随改其至交阯,命监督化州兵饷。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恰逢成祖北征,于是他拜谒太子后就即返回。汉王朱高煦随即伺机上书,称其“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成祖听后震怒。当时解缙与检讨王偁在广东游览山川,并上疏请凿赣江以通南北。奏书刚至,朱棣即命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并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病死于狱中。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督佥事纪纲呈上禁锢犯人的名单,朱棣看到解缙名字,问道“缙犹在耶?”纪纲会意,随即灌醉解缙,将其活埋到雪中冻死。解缙死时仅四十七岁。随后,锦衣卫抄其家产,妻子宗族流放辽东戍边。

当时解缙在翰林院时,朱棣曾经写出廷臣名单,命解缙分别陈述各人的长短。解缙回答道“蹇义天资较高,但内心无主见。夏原吉有德行雅量,却不能远离小人。刘俊有才干,却不知顾虑道义。郑赐可说是个君子,只是才能颇为短浅。李至刚荒诞且善于趋炎附势,虽有才能心地不端正。黄福秉持着平易正直之心,确能执节守正。陈瑛执法刻薄,尚能保持廉洁。宋礼戆直而苛刻,人们都怨恨其不懂得体恤。陈洽疏阔通达,警觉敏锐,也不失于正直。方宾则是只有簿本书记之才,怀有市侩之心。”朱棣把此文交付给太子朱高炽,朱高炽借此加问尹昌隆、王汝玉两人长短。解缙对答道“尹昌隆是君子,但无弘大的雅量。王汝玉的文笔难得,可惜只有市井之心。”之后,明仁宗即位,其出示解缙的上疏给杨士奇,并说“人称解缙狂妄解缙简介,但看其所陈列的,都有定论了,他并不狂妄。”于是下诏请归解缙妻子宗族。

当初解缙与胡广同侍明成祖大宴。明成祖对两人说“你们两人都是同乡、同学、同官。解缙有个儿子,胡广你可以把你女儿嫁给他。”胡广答道“臣妻子还在怀孕,尚不知男女。”明成祖笑道“肯定是女的。”孩子出世,果然是女儿。解缙死后,解缙之子解祯亮被流放到辽东。胡广就想解除婚约。女儿大怒,割耳朵发誓道“我这薄命的婚事,是皇上主婚的,是父亲大人当面承诺的。毁约的话,我只有死,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等到解家被赦免,其女仍旧归嫁解祯亮。

正统元年,明英宗下诏归还解缙家产。成化元年,明宪宗下诏恢复解缙官职,并赠朝议大夫。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被诛灭;安南屡次谋反,明朝设置郡县不久最终也被迫撤销,这些均如解缙生前所言发生。

解缙善书法,尤善狂草,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著有《文毅集》。

解缙简介-人物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人物生平

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5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7岁时就能写文章了;10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12岁读尽《四书》、《五经》,贯穿它们的义理。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不久,解缙呈上《太平十策》进言。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责备解缙“散自怒”并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解缙只好随父回归吉水。在老家8年,他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缙进京吊丧。时明惠帝朱允炆临朝,袁泰乘机进诲言,攻击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90,不当舍以行。”朱允炆听信诲言,贬解缙为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卫吏。

建文四年(1402年),当时的礼部侍郎董伦为朱允炆所信任,在朱允炆面前为解缙说了不少好话,这样,解缙才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十一月任内阁首辅。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升任翰林侍读。随后成祖建立文渊阁,解缙与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解缙简介,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不久,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书成,朱棣赏赐银币。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此后内阁进言,朱棣均虚心采纳。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朱棣,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瞻基)!”两人相视而笑。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朱高煦深恨解缙。当时恰逢朱高炽带领明朝大军讨伐安南,解缙上疏劝阻,朱棣不听。随后讨伐成功,并设置郡县。当时太子虽立,朱高炽表现并不令朱棣满意。此时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上疏劝阻朱棣说“启争也,不可。”朱棣随即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缙很有意见。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并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病死于狱中。

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正统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解缙 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被诛灭;安南屡次谋反,明朝设置郡县不久最终也被迫撤销,这些均如解缙生前所言发生。

主要成就

文学

诗词《赴广西别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庐山歌》、《藤县即事》、《窦家寨》、《桑》等。

著作《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杂述》、《天潢玉牒》解缙简介,后人辑有《解文毅公集》。

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

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邹元标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书法

解缙擅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其草书开明朝狂草先河明何乔远《名山藏》曰“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神气自倍。”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游七星岩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自书诗卷》是解缙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作品创作于永乐八年(1410年),时解缙四十二岁,恰从遥远的边陲入京奏事,之后不久即被陷入狱,五年后惨死,曾经清安岐、乾隆、嘉庆、宣统御府收藏。此卷书法纵横超逸,奔放洒脱,

点划出规入矩,绝无草率牵强处。章法经营尤见匠心,全篇一气呵成,神气自备,显示出解缙驾御长卷游刃有余的不凡功力。从卷末自识中流露出解缙本人对此卷也是颇为得意的。

《游七星岩诗》纵22.8厘米,横61.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曾经朱之赤、安岐、乾隆御府、顾崧、潘厚、伍俪甫、张珩等鉴藏,上钤诸家鉴藏印记共16方。诗见于解缙《文毅集》卷五"题临桂七星岩",此作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时解缙40岁。其书艺臻至成熟自化,笔墨奔放,傲让相缀而意向谨严。

解缙《宋赵恒殿试佚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卷前三行略显拘谨,自第四行起,渐趋流畅奔放。运笔矫健劲拔,锋颖多变,顿挫

圆转,挥洒自若。其用墨浓而干,墨色黝黑如漆,墨韵飞动,更添风采。解缙的草书,在书法史上负有盛名,与明初三宋(宋克、宋广、宋璲)并驾齐驱。

人物评价

朱元璋“缙以冗散自恣耶。”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明仁宗朱高炽“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

杨士奇“平生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尽意为之。笃于旧故及名贤世家后裔,而襟宇阔略,不屑细故,表里洞达,绝无崖岸,虽野夫稚子,皆乐亲之。故求文与书者日辏辐。独不畏强御。承运库(内)官张兴,恃宠而横,尝笞击人于左顺门下。公过之,叱曰‘御座在此,尔敢犯礼法乎!’“

罗洪先观其应制寓讽,封事犯颜,有郑公之正;乳儿朝贵,敝屣爵位,沅湘之奇;忤权蹈危,投荒厉节,有太白之迈;保储望身,徙家戍边,有柬之之烈。是果积累得之否乎!及时未优于圣域,亦当不失为豪杰。……呜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宁为有瑕玉,莫作无瑕石。"

《明通鉴》“缙以迎附骤贵,才高勇于任事,然好臧否,无顾忌。”“缙以不谨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祸。”

《明史》“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

焦竑“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邹元标“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

钱谦益“才名煊赫,倾动海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缙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传,其少年夙慧诸事,率多鄙诞不经。”

明朝解缙简介 明朝解缙介绍

1、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2、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3、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解缙有哪些生平简介?

明朝洪武二十年,解缙进士及第,授予中书舍人之职。不久,解缙上万言书,冒犯天颜而罢官赋闲,历时八年。后来成祖即位,始得升迁,成祖授解缙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土之职,管理国家文献,主编《永乐大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