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首都在哪里(商朝首都在哪儿)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商朝首都在哪里?根据史料记载,商朝的首都应该是朝歌,也就是今天河南开封的东北部地区。这里曾经是商朝的都城,后来迁都到了朝歌。不过,在《史记》中,并没有关于朝歌的记载,只是说它是纣王的都城。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 4、
  • 5、
  • 6、

商朝都城在哪里

商朝的都城有亳、嚣、相、耿、庇、奄、殷。

其中,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商朝建立时都城在亳,而后频繁迁都,至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

商朝政权的特点

1、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由此可见,商王朝是以商部族为中心的附属国的联盟。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商朝首都

成汤灭夏后,自亳至殷,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史稿地图集》的考订,商王朝共有过七个都城,是亳、嚣(隞都)、相、邢(耿)、庇、奄、殷(殷墟)。

1、亳

亳是商汤在夏桀十五年至仲丁元年时期的商朝都城,商朝前期有十位君主在这里登基建都。

2、嚣

郑州商城遗址,为商朝第十位君主仲丁所建的嚣都。位于郑州市区,东起凤凰台、西到西沙口、北至花园路、南达二里岗,面积2500公顷。

3、相

仲丁三弟河亶甲,即位元年,自嚣迁于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在相定都9年。葬于相。

4、邢(耿)

祖乙元年,自相迁于耿;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耿只做了商朝1年都城。

5、庇

祖乙因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今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祖乙在此建都18年;祖辛在此建都14年,商朝开始复兴,死后庙号为“中宗”。后来,开甲在此建都5年;祖丁在此建都9年;南庚在此建都的第3年迁都于奄。

6、奄

奄是南庚、阳甲和盘庚的都城。南庚三年自庇迁都于奄,南庚六年驾崩。阳甲建都四年驾崩。盘庚自奄迁都于亳。

7、殷

盘庚十四年,自亳(今河南商丘)迁都于北蒙,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营建殷都。此后历时8代12王近三百年,商朝未再迁都。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哪里?现在有是哪里?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亳,在现在的商丘。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_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扩展资料

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朝

商朝的首都是什么?

商朝的首都是“亳”现今河南商丘。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文化

殷商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

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从殷代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见殷代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象,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

商朝的都城在哪里?

殷(今河南省安阳市)。

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没有迁都。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系统性的文字符号。

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献记载资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录,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扩展资料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迁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对此看法比较一致[2]。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

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商朝的首都是什么呢?

商朝首都曾经多次迁移,据考证为殷、毫、偃师等地,殷就是指现在河南的安阳市;亳就是指现在河南的商丘市。商朝迁都的主要原因为河患和战乱的不断,商迁都之多,有文字可查的就有“前八后五"之说。不断地迁都,成为商朝的一大特点。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了夏朝。《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