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之谜米酒水的货号_里海之谜的品牌历史
里海之谜米酒水的货号是hydrogen,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是2017年5月,保质期是3年。在超市购买的时候,销售人员告诉我,这款米酒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的。我拿起一瓶,打开瓶盖,发现里面有一层白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米酒的酒精成分。这种米酒的酒精含量很高,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好。于是我赶紧把它倒掉,然后喝了一杯水。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肚子疼得厉害,还呕吐了好几次。
一、咸海已经快干枯了,里海还能存在多长时间?
优质答案1
答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进中学课堂的国人们来说,《中学地理图册》和《中学历史地图册》里的咸海,堪称是让多少学生党难忘的“一片蓝”。教科书里的咸海,贵为那时“世界第四大湖泊”。它是昔日欧亚丝绸之路的要冲,大唐“天可汗”武功辉煌的见证。教科书那些关于咸海的“必考知识点”,比如68000平方公里的水域,数百种鱼类资源,秀美的中亚风光,更叫大家神往。“长大了攒钱去咸海旅游”这事儿,曾是多少“学生党”的愿望。
,那时无论是课堂上的老师,还是托着腮帮子畅想的学生们,他们都不会想到。正是从20世纪下半叶到今天,咸海的变迁,竟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场无比沉痛的生态灾难。那在地理课堂上一片阳光碧水的咸海,今天好些地方都已变成荒凉的废地。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那广袤的咸海上,大量的水域不断干涸。不少科学家更悲观预言,“世界第四大湖”咸海的彻底干枯,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真有这么严重?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今天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海,其生态灾难就已经非常严重。1986年时,由于咸海的水域大面积干涸,咸海就被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到了21世纪初,由于“南咸海”加剧干涸,又被分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到了2018年,虽然部分干涸地区重现水域,但曾拥有68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咸海水域,只剩下了8100多平方公里,“缩水”之大,触目惊心。
如此“缩水”,也带来了一系列惨痛灾难。曾占前苏联捕鱼量百分之五的咸海渔业,今天已近乎瘫痪,数百种鱼类几乎灭绝。而且咸海每干枯一平方公里水域,就要增加8000吨盐尘。这些干涸的土地,不但无法耕种,甚至还迅速荒漠化,刮起白色沙暴,不断吞噬咸海周围的农田与牧场,形成一个巨大的沙漠,出现了五百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那曾让人无比向往的咸海风光,今天却是这般不忍直视……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归纳原因的话,确实有中亚地区气候、水文等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人祸”。从前苏联时代开始,咸海地区的工农业高速发展,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作为咸海主要水源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大量本该流入咸海的水,被用于灌溉农田。特别是随着中亚地区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咸海周边的水源更遭到了过度开发。缺水?其实并不奇怪。
比这更严重的是,随着前苏联工业的发展,咸海的水量减少,污水却大量涌入,各种有毒物质汇聚咸海,终于让咸海变成了干枯的毒床。这一恶劣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咸海地区刮起“白色沙暴”时,那些藏于盐尘里的有毒物质,也会随着沙暴疯狂蔓延,今天咸海周边地区的肾病、结石病、贫血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长期居高不下。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天咸海彻底干枯,那留在欧亚大陆正中的,会是个恐怖的“剧毒沙漠”。
倘若真有那一天,那可以说是人类以其短视无知,亲手在地球躯体上留下了致命毒疮。
,对于咸海目前的危机,国际社会也没有坐视。单是咸海周边的中亚各国,就不知开了多少次“国际合作会议”。而且实事求是的说,虽然今天咸海依然在萎缩,但萎缩的趋势比起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来,已经大大放缓,部分水域还有所恢复。本世纪初时,许多科学家都悲观预言说“咸海将在十五年内彻底干枯”,但今天的咸海也总算还在。中国科学院也伸出援手,在咸海建立多个野外台站,把中国治理荒漠的宝贵经验,尽力移植过来。
所以,虽然咸海的现状让人痛心,但说起未来,却也并非全无希望。
而在上世纪末,当咸海“干枯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重视时,有西方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引里海的水来“救”咸海。他们计划以“世界第一大湖”里海为起点,挖一条450公里长的人工运河,把里海的水灌入咸海。甚至还有西方财团成立了“里海—咸海运河公司”,结果是一米运河都没挖出来。但那时的他们很难想象,仅仅二十年后,今天的里海,也面临着相似的“干涸危机”。
比起“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来,公认的“世界第一大湖”里海,简直是个巨无霸。其三十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中国的渤海湾要大数十倍,比美国五大湖的总面积还大出一倍,其周围有一百三十多条河流注入,水域最深深度在千米以上。比起咸海来,里海的资源更丰富,也看上去更不缺水。哪怕在上世纪末,咸海加速干涸时,里海的水位也一直在保持上升。但就是从那时起,里海的水位正以平均每年六到七厘米的速度下降着。
虽然这样的下降速度,没有咸海那么明显,但其危机却也是肉眼可见。特别是和咸海不同的是,里海不止有更大的面积和渔业资源,还有储量丰厚的石油与矿物资源。就连里海的湖底,都有着储量丰厚的石油。,里海也被看做“二十一世纪世界能源供应地”。这样一块宝地,自然也成了各国角力的战场。里海周边的国家,在“水域划分”“能源争夺”等问题上,一直进行着博弈。倘若里海的生态出现危机,可以想象这会是怎样的“火药桶”。
就是在2021年,一家西方研究机构已经警告说如果里海不能改变目前的生态环境,那么到21世纪末,里海的水位将下降到9至18米。里海周边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也惊呼说,这些年里海水位的下降,已经“让我们失去了一些咸湿地”。而与咸海的“缩水”一样,周边国家农业的过度开采与用水,成了里海水位下降的重要“凶手”。
虽然今天的里海,依然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此时此刻咸海那支离破碎的水域,已经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如何兼顾?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人类未来,必须要攻克的生死问题。
参考资料《里海危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干涸》《中亚干旱区咸海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咸海问题来龙去脉》
作者张嵚
优质答案2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但不可否认的是里海相比以前要小多了,如果问里海什么时候会干涸的话,恐怕很难能看到那样的一天,因为里海的水量来源非常奇怪,虽然这一带的降雨量和河流注入量小于其水资源的蒸发量和使用量,里海的水位却一直在上升中。
里海的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华北平原还大了近1/3,相当于80个左右的青海湖的面积,水量占世界湖泊总水量的1/5多,比北美洲五大湖的总水量还要大不少,如此庞大的湖泊,想要干涸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什么也熬不过时间,非洲中部的乍得湖(和里海一样曾是古内陆海)就是个前车之鉴,它的面积曾经不下于如今的里海,至少曾是世界第二大湖泊,如今的乍得湖基本上已经到了消失的边缘,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里海也是有可能会消失的。不过由于里海水源的来源很古怪,所以目前我们根本不必担心里海会消失,因为它的水位如今正在上升之中。
远古时期的里海曾经是海洋,属于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的一部分,仅仅在1万多年前,里海西面还与黑海相通,而且东面与咸海相通,面积比现在要大一倍以上,由于西亚和中亚地区板块的抬升作用,大概在1万年前,里海开始和黑海分开,之后里海的水位就开始下降,渐渐地和咸海也分别开来。
如今里海的海平面已经低于地中海和印度洋海平面22米,说明它的水量的蒸发和消耗量也是巨大的,虽然沿岸有300多条河流注入里海,其水资源注入量只有200亿立方米左右,小于其蒸发量和人类使用量,那么按理说里海的水位应该在不断的下降之中,奇怪的是近些年来,里海的水位一直在上升,所以地质学家们怀疑可能里海的下面有暗河与黑海或地中海相通,也就是说它可以经地下从别处补充水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必担心里海会干涸了。
它东边的咸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虽然也有不少河流注入前海,咸海的水量一直在减少之中,现在的咸已经很浅,近几年水少的时候,面积比以前减少了一倍多,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咸海很可能会干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