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未解之谜作者(外星人与ufo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作者【美】罗伯特·卡帕尔森,译者张丽萍,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定价¥39.00元。本书主要介绍了外星人的起源、生活习习性、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地球上的外星人,第二部分为太阳系外的外星人,第三部分为银河系外的外星人。书书中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适合科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在《平凡的世界》中,无论是看过书籍还是电视剧,很多读者对于第三部第36章几乎一整章都在写孙少平遇到了外星人,并且他们还对话感到很突兀,不理解。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和很多读者一样感受是一样的,怎么写着写着写到了外星人?这跟前面的风格有些不搭,有些诡异。更有读者认为《平凡的世界》最大的败笔就是这一章。

孙少平与外星人交流

难道路遥真的无意写的么?真的是一大败笔么?孙少平跟外星人对话的意图是什么?这一章对于下面故事的走向有什么影响?等等一些列问题。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就要从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书中的关于天地宇宙情怀的探索,命运的思考,路遥超前性的眼光来深入。

01

为何孙少平遇到外星人让读者们产生突兀与不解?――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中的天地宇宙情结。

一,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观。

在路遥动笔创作《平凡世界》的时候,正好是80年代,而这个年代是我们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外国的创作意识手法对我们国家的许多作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作者开始使用外国的创作手法,纷纷放弃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出现了“现实主义过时论”说法。

路遥当时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写作圈的写作风向,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路遥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但他也明确说了“我承认,眼下,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曹雪芹等现实主义大师对我的影响要更深一些。”

路遥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写到过自己对现实主义的看法

也许现实主义可能有一天会“过时”,但在现有的历史范畴和以后相当长的时代里,现实主义仍然会有蓬勃的生命力。生活和艺术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而不在于某种存有偏见的理论妄下断语。即使有一天现实主义真的“过时”,更伟大的“主义”君临我们的头顶,现实主义作为一定历史范畴的文学现象,它的辉煌也是永远的。

当许多读者在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会感到很熟悉,孙少平孙少安穷苦人家孩子的心酸和不易,农民耕作劳动的场面,各的各样人物面对爱情时候的抉择……写的很写实,也很打动人心,更有读者说自己就是孙少平。

路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去还原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为此他经常奔波于各地,去真实记录各种人的生活状态,翻阅报纸,为了真实体验孙少平的生活,路遥和弟弟王天乐真的当了几天的揽汉工和下了煤矿。

孙少平和孙少安

这样一部写实的小说,在第三册第36章突然有了孙少平与外星人对话这一场景,显得很突兀,这属于的是科幻类的了。如果把这一段放到了刘慈欣《三体》里面大家就不会感到不适应。

这也就产生了矛盾,为什么这么一部写实的小说突然有这么一段,实在是很让人无法接受,会不会是败笔呢?路遥难道忘了自己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路遥对现实主义的看法和他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不是。

二,80年代的“宇宙探索热”中路遥探索宇宙的现代化追求。

当《平凡的世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已经是有许多的读者了。当时的人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惊奇。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对于各类事物的探索也随之兴起。《飞碟探索》在当时专注于各种未解之谜尤其是外星人的“研究”。它引起的全民热议UFO、关心外星人故事的热潮,更是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

外星人离开

孙少平跟外星人说自己看过几本关于这方面的书,还问了外星人为什么来?等等一系列问题。有记载说路遥上学的时候,苏联的加加林架着宇宙飞船去外太空的时候,路遥曾知道并且很有兴趣。据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也是来源于加加林。

有资料表明“在当时的外星人=未来科学=发达文明=现代化=城市化”形成了一个想象的逻辑闭环。路遥出生于农村,家里也很穷,路遥生活的年代里,信息闭塞,科技也不发达。当时想象外星人就意味着对科学与现代化的追求,当时的人处于那种近乎狂热的探索宇宙,谈论外星人的状态却读并不会觉得很突兀,而生活在现在的我们读起来就感觉难以接受。

很多人都以为“现实主义”创作一定是要与现实生活一模一样,那不叫文学。文学它融入了作家的想象和虚构,这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融入了作家本身的情感和想法。

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路遥是否真的认为世界上有外星人么?但他身处在当时的时代,对于探索世界探索宇宙的极大兴趣确实影响到了他,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种子,对于宇宙的好奇,路遥让孙少平代替他自己来了一场关于外星人的大。

02

路遥为什么要多一笔写这一章?――路遥对于天地宇宙的探索和现代化精神追求。

一,大学生孙兰香背后是路遥的宇宙探索种子

这一章的描写在之前几乎就做好铺垫了,而关键就在孙兰香,孙少平孙少安的妹妹,老孙家的小女儿身上。孙兰香从小刻苦努力,最终成了研究宇宙的专家。孙少平和外星人对话时明确提到过。

孙少平“噢,对了,我还想告诉你,我的妹妹在大学学的正是有关天体物理的课程……”

外星人“那里的情况我们知道。尽管那些课程过于原始和简单,但你妹妹无疑将是你们国家最为出色的天体物理学专家之一……”

孙兰香为什么要报考关于探索宇宙的课程呢?

正是因为孙兰香对于宇宙充满了好奇,人生,宇宙,一切都那么神秘和深奥,所以激励着她去勇敢探索。孙兰香跟男朋友吴仲平也曾一起讨论过“爱因斯坦相对论”“三维空间”“思维空间”“光速现象”……这些都是关于探索宇宙的奥秘,并且路遥还让孙兰香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他们作为夫妻一同乘坐我国“东方号”宇宙飞船,与苏联和美国的飞船在太空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轰动了全人类。

孙兰香

孙兰香的身上发生的关于宇宙的探索萌芽,再到付出实践都是路遥自己本身所期许和向往的。路遥把自己对宇宙探索的萌芽寄托到了孙兰香身上,路遥这种大胆的想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实现。

二,路遥的天地情怀宇宙意识及超越性。

路遥在思考的时候,明显超越了当时很多的狭隘性。当孙少平问外星人来地球干什么,为什么落到了这里?外星人明确表示过

“我们对地球上这一带的地质情况很感兴趣。我们想了解这里在地球第四纪以前所形成的基岩情况。你们也已经通过古地磁测定而知道,整个黄土高原至少从更新世起,就已开始堆积。按你们的时间算,距今已二百四十万年了。从那时以来,在整个第四纪期间,黄土沉积面积逐渐扩大,形成了大面积连续超覆,将第四纪前形成的基岩,除高耸的岩石山地之外,大都掩埋于其下了……”

路遥是对家乡,整个人类生存有很深感情的,他感受到得更多的是大地,一种超越了人类本身,整个大地的思考,黄土高原从形成一直到现在的面貌,有许多秘密是人类本身无法所得到和探究的,整个天地都是很神秘和深奥的。大自然的神秘与不可知的力量,生存在这一片土地上人类的现状与未来。

孙少平在跟田晓霞说有关于他在煤矿的生活时,把现在我国的出煤率和其他国家想对比,还说到了西德鲁尔矿区,那里的矿井生产都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孙少平明确说道有机会去报考局里办的煤炭技术学校。

这绝对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见过的作家能够写的出来的,当时路遥身处在80年代,但他已经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提高技术,关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对于黄土高原天地的思考是超越当时的时代的,融入了他自己本身的天地宇宙情怀。

03

这一章对于小说的走向有什么重要走向么?――田晓霞的永生和孙少平的命运拐点。

一,田晓霞永生的背后是路遥对生命的敬畏。

田晓霞在前线救人的时候不幸被大水冲走,结束了她鲜花般的年纪,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华。这让孙少平,路遥,无数读者感到痛心和无奈。

也正是失去了田晓霞后,孙少平变得一蹶不振,然后孙少平看到了田晓霞的笑脸,是外星人觉得孙少平思念女朋友的意念太强大了,外星人很同情他,就让孙少平看到了田晓霞,由此展开了孙少平和外星人的对话。

田晓霞跟孙少平

孙少平直接就问能不能让田晓霞再活过来,外星人说不能,外星人也明确说道“某些生命达到了高度完美,精神就不再需要物质肉体,就好像是生活在纯粹的精神世界。用你们进化论的水准实际上不可能与他们接触。”

这也说明了田晓霞她虽然不能再活过来,她生前的高度完美已经不需要物质肉体了,她已经高度完美,实现了永生。这也给了孙少平莫大的安慰。

《平凡的世界》也有对于命运的思考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多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有的归宿。热情的诗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田晓霞抗洪前

这里也是路遥所思考的一个问题――命运的无常性,也有对于命运的不可把控性。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关于命运的描写。孙少平跟田晓霞分开后,孙少平总是感觉自己跟田晓霞的爱情命运不好。外星人跟孙少平对话这一章,连少平也说不清是在现实还是梦中?这也是路遥对于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命运不可控和永恒性。

二,孙少平命运的拐点背后是路遥回归平凡和超越的境界。

田晓霞一死,打碎了孙少平的梦,更不会有穷小子迎娶白富美的片段上演,也让孙少平陷入了生活和意志的最低谷中。那接下来该怎么写?孙少平该如何恢复到以前的斗志?这时候这一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孙少平下半生的前奏。

当孙少平跟外星人谈话时,除了说到晓霞的事情,也谈到了关于人类的生存,外星人对于人类的态度,以及外星人对于人类的看法,帮助人类。这不局限于一个小小个体的方面,而是一个很大的,关乎人类生命本身的状态。孙少平结束谈话后想“无论他们有多么先进和发达,但他还是热爱他生存的这个星球,热爱本人类的生活——尽管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磨难和痛苦……”

孙少平

一方面跟外星人交流让他看到了晓霞,能够让他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让孙少平明白了自己应该更加热爱生活,而不是放弃自己,思维上宽阔很多。当他拒绝跟田晓霞一样优秀的金秀选择温柔体贴的惠英时,也选择了回归最切合实际的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路遥为孙少平做的最好的选择。

田晓霞的永生和孙少平命运的拐点用外星人这一章来代替本身就是路遥站在了整个宇宙以及超越人类本身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生活的热爱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路遥通过这一对情侣传达出来了自己广阔的精神世界。

04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遇到外星人这一章会让不少读者产生惊讶和突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章也是路遥自己思维最发散,精神最自由,思考更深远的一章。

它蕴含了路遥自己对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看法和付出的具体实践。也是路遥对天地宇宙的探索,人类的伟大与渺小,对于高度美好事物的赞美,命运的无常和珍惜,生活的热爱,寄托了他的广阔的精神种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