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原因(里昂惕夫之谜的合理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介绍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原因。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著作《论自由的价值和义》、《论科学与民主的关系以及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的。”(译注《论自由的价值和正义马克思恩格格斯论自由的价值和正义的历史考察(上卷)(英文),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二、有关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需求偏好论

该观点认为,美国的需求偏好强烈地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使得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较高.,美国就会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1957年,豪萨克(Houthakker)对许多国家家庭消费模式的研究表明,对食物、衣物、住房以及其他种类的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在各国都是很相近的,基于需求偏好不同假设的解释是行不通的.

2、劳动效率论

里昂惕夫认为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在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如果把美国的劳动数量乘以3,再和国内可用资本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劳动丰裕型国家.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论揭示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有在美国出口商品比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时才成立.这一解释并没有被广泛接受,里昂惕夫自己后来也否定了它.)

3、要素密集度逆转论

要素密集型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当两种商品生产的替代弹性(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差异较大时,即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极易用一种生产要素代替另一种要素,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则很难用一种要素代替另一种要素,这时就可能发生要素密集型逆转.

4、自然资源缺乏论

里昂惕夫用双要素模型来进行分析的,未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而实际上,一些产品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自然资源型的商品 ,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商品,显然是不正确的. ,许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如采矿业、钢铁业、农业等,也需要 大量实物资本.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里昂惕夫后来在对美国的贸易结构进行检验时,在投入—产出表中减去19种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结果就成功地解开了“谜”.

5、关税结构论

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国际间商品流通因受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使要素禀赋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关税实际上是对进口征税,它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鲍德温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国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的话,其进口品中资本和劳动之比率将比实际高5%.克拉维斯(Kravis)在1954年的研究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格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对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有一些帮助.

,里昂惕夫对赫——俄学说的验证,不仅开创了用投入——产出法这类经验手段检验理论假说的先河,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而且第一个指明该理论学说与事实相悖逆,从而促进了战后各种各样贸易理论和见解的涌现.可见,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现已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石.对该谜的种种解释,也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赫——俄学说,而只是试图改变该学说的某些理论前提以适用实际情况.这表明,比较利益说仍是这些理论解释的内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