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千年未解之谜_河图洛书到底是什么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河图洛书千年未解之谜》是2010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立群。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包括伏羲、女娲、黄帝、蚩尤、夸父、精卫等,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本书是一本以神话传说为主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读物,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故事结构严谨,文字简练流畅,富有哲理性。

《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成。现代史学家通常把中国古文化的早期称作河洛文化。意指以黄河及洛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文明文化。而河洛文化的本源则来自河图与洛书。

它不仅是我国古文化的起点,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是难解的无字天书,自古以来,围绕着河图洛书的争论就一直不断,有人说他是解读宇宙奥秘的文明密码。也有人说它是光怪陆离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那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它

其实,关于龙马负图,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相传,人文始祖伏羲氏在卦台山观天察地时,祥瑞迭兴,天授神物,颌授神意。有一天,忽然听见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峰轰然中开,飞出一龙背马身的瑞兽,谓之龙马。

龙马生有双翼,身长龙鳞,背负图点,高八尺五寸,凌波踏水,如履平地。龙马踩着渭河水波,翩然行至渭河中的分心石上,刹那间河面上似有虹光闪烁。龙马背上出现了一幅黑白圆圈相间、阴阳缠绕的奇妙图形,即谓之“河图”。

河图上有黑白点55 个,其中黑点30 个,白点25 个。河图的数字排布为一六在下、三八在左、二七在上、四九在右、五十居中,他们彼此相减差都是五。

后人据此规律,还编出了河图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有没有觉得,这和阴阳五行有点类似?

我们现代人看地图的习惯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古人呢,和我们相反,他们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我们现在以古人习惯,在来看看这个图,如果以图中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那么,这个图式的结构分布就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

因为“一”为冬至,即阴寒极点,由于水性寒,故一为生水;农历六月是我因雨季,雨水最多,故有大化成之,所以一与六生成水,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

因为农历二月春分,阳气生发、地热开腾,故“二"为生火;七月天气最热(天火最强),所以二、七生成火。即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

因为树木的生长有两个要点,即开花与结果。农历三月百花开放、万木生发,此时木的生命之系旺盛,故“三"为生术;农历八月是各种树木结果之时,木的生命之炁qì最强,所以三与八生成木。即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

因为四月花尽,九月叶落,均有肃杀之气,所以四 与九生成金。即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

因为“五"指中央,中原一带皆为黄土并被古人视为大地之中央,故“五”为生土。“十”有圆满归结之意。古人认为万物终结之后,皆归为黄土,所以五与十生成土。然后,“十”又有零的含义,即任一事物的终结之时又都是新事物的诞生之时。所以十即表示万物归结于土,又表示万物将在土中育化新生。即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从河图的五方之数来看,每方均各有阴阳,其相互交合生成五行,既体现了古人的“万物皆为阴阳交合而生成”的观念,又体现出了古人对万物内部皆有阴阳的认识。河图按顺时针旋转既说明了五行相生,又描述了阴阳二气的相互流动(9137与4682)与滚动趋势(即用数字描述出的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的转动趋势,太极图为阴阳运动的象,河图是阴阳运动的数字表述,又反映出了不同阶段阴阳交替(41325对应968710)的生化形态。可见,早在伏羲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形成了阴阳理论的雏形。

伏羲慢慢的悟解出来,这是上苍对他进行的点化和暗示,是对他劳作生活的启发和指导,他呢,据此记录出农时,节气。天象,气候变异的规律。从此,古人们结束了以打绳结记事的时代,进入了数的时代,人类前进了一步。后来,伏羲又根据该图,研究出了八卦,后人称之为伏羲八卦图。伏羲八卦图,是太极文化的基础和图腾。

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和龙马,还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修建了一座寺院,叫龙马负图寺,寺前高竖两块大碑,上刻"图河故道"和"龙马负图"。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了,下一讲呢,我们来和大家聊聊另一张图,洛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