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发布三篇文告)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1852年),字叔和,号松雪道人,浙江余姚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山东巡抚、云贵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等职。道光十四年(1834年),因父丧回籍,次年再迁南京,任礼部尚书。咸丰元年(1851年),道光帝崩,旻宁即位,改年号为祺祥。同治元元年,因父丧回籍,次年再迁南京,任礼部尚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欣辞官,改任两江总督。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大忽悠总督叶名琛被活捉1857年12月28日第2次鸦片战争英法攻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广州作战揭开序幕,却打了2场莫名其妙的战斗。当时主持两省的军政的大员,是两广总督叶名琛

说起来惭愧,这个叶名琛还是萨沙的老乡,是江苏溧水人(今天属于南京),不过祖辈早就搬迁到湖北汉口。

叶名琛不算什么权贵,家里是开药铺的商人。他自己则是靠科举出头的草根派,1835年考中进士,进入满清的官员基层。

叶名琛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精通满清官场的各种规则,比如“瞒上不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邀功诿过”“溜须拍马”“利益输送”“一拖再拖”“以忽悠应付眼前的急事”等等。

所以,叶名琛的仕途非常顺利。

在1835年,28岁的叶名琛,仅仅是一个正七品翰林编修。到1847年,他就成为广东巡抚,是从二品的大员了。期间,他还因母亲去世,在家赋闲2年多时间。

从无名小吏爬到一方诸侯的地位,叶名琛仅仅花费不到10年时间,这是非常惊人的。

为什么会这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叶名琛领悟了咸丰皇帝对洋人的真实态度,就是恨不得全部将他们消灭。

从此,叶名琛将自己扮演成对洋人持强硬立场的大臣,果然受到皇帝的赏识。

1851年,叶名琛加封太子少保,1852年被提拔为两广总督,1855年加封为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短短4年时间,叶名琛就位极人臣,成为全国最顶尖的权臣。

可惜,他的处境不佳,被放在对抗洋人的第一线。

叶名琛的军政能力平平,经常惹出麻烦。

1854年天地会攻打广州,叶名琛让手下士兵抵抗。

谁知道,士兵们因长期扣发军饷且收入微薄,早就极度不满。

他们怒骂“每月得饷九钱(银子),叫我送死吗?”一哄而散。眼见广州城就要被天地会攻占,叶名琛竟然向敌人英美法求援。三国为了自己在广州的商业利益,为叶名琛提供大量武器甚至出动舰队开炮,才勉强守住广州城。

此事本来足够叶名琛丢掉官职,他却巧妙地用官场那套规则来应付。

一方面,他瞒上不瞒下,将洋人助战的事情一笔勾销,咸丰皇帝对此茫然无知。

另一方面,他派兵杀良冒功,将一些所谓嫌疑分子(都是普通游民或者农民)斩杀,杀人成千上万。这并不是叶名琛,第一次做这种事。早在太平军在广西起兵的时候,叶名琛就打着围剿广东长毛的旗号,杀死了不少良民,一说总数有万人。

此次故技重施,叶名琛不但没有丢掉乌纱帽,反而被昏庸的咸丰皇帝升了官。

遗憾的是,叶名琛这套在中国官场混得极佳的套路,对于洋人是完全无用的。

为啥?

洋人根本不按照你的游戏规则来玩。

叶名琛来广东也有10多年时间,对洋人还是颇有一些了解的。他很清楚,洋人是看谁拳头硬,而不是看谁能忽悠。任你叶名琛说的天花乱坠,洋人的态度就是四个字不服就干,直接用武力对付你。

而叶名琛手下的军队,虽有数万之众,本来是可以打一打。可惜,这些部队未必和叶名琛一条心。很多官兵因叶名琛克扣军饷、对部下过于严厉、邀功诿过,对叶颇为仇恨。

只要洋人翻脸硬打,叶名琛的士兵恐怕根本不会拼命,甚至会一哄而散。当年天地会攻打广州战役,就是前车之鉴。

不过,叶名琛既然是两广总督,如果见到洋人就屈膝投降,咸丰皇帝第一个要宰了他。

左右为难之下,叶名琛揣摩出一种应对的方法。

对于咸丰皇帝,叶名琛是用尽全力忽悠,让皇帝觉得自己在广东完全罩得住,洋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对于洋人,叶名琛不敢招惹,不敢作战,也不敢随便投降,想方设法的拖延或者开空头支票以忽悠,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叶名琛的美梦是尽量熬一熬,说不定未来就会有新的官员,接手这个烂摊子。就像当年叶名琛,接手耆英的烂摊子一样。

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策略。

1856年9月10日,亚罗号事件爆发。英国人则是寻机闹事想要续约,占一些便宜。

叶名琛也不含糊,针锋相对,双方迅速闹僵。

早就对洋人不满的广州老百姓,在12月15日一把火烧毁了洋人的住所,又烧光了广东十三行。

洋人非常恼怒,在23日决定出兵攻打广州。

12月28日,英国海军上将迈可尔·西摩尔率领3艘军舰、海军陆战队约二千人杀过来时,叶名琛竟然命令炮台和广东水师不要抵抗。广州附近的2万兵丁,也不许和洋人交战,等待英国人自行撤退。叶名琛自己则以上香为名,逃出广州躲避。

逃走之前,叶名琛悬赏老百姓杀洋人“杀一英人,赏银三十元(鹰洋)”。反正老百姓不属于军人,杀了英国人也算不到叶名琛的头上。

英国军舰击毁清军放弃的炮台,100多英军轻松杀入广州城,将叶名琛的官府抢掠一空,一把火烧毁数千家民宅。

这些英军都是香港临时抽调而来,不能长期作战,很快就自行撤退。

叶名琛认为洋人又无功而返了,非常得意,对于随后洋人的谈判要求置之不理。

洋人见状,认为必须发动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回国调集人马军舰。

这种情况下,叶名琛仍然谎报军情,对咸丰皇帝自称击退英军。

其实,英法两国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长达1年多时间内,叶名琛明知道洋人还会进攻,却不做防御准备。他一厢情愿的认为洋人还是会打一下就撤走。

结果就是,面对敌人大兵压境,叶名琛明明有数万军马,仍然放弃抵抗。

1857年12月12日, 英法分别向叶名琛发出通牒,提出了三项要求一、准许进入广州城;二、赔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一切损失;三、清朝与英、法进行修约谈判。该照会限叶名琛十天内允诺前两项,否则将进攻广州。叶名琛仍然胡乱拖延避祸

12月24日,英法海陆军总司令亦发出照会,限广州清军两天内退出90里之外。到了这种节骨眼上,叶名琛还是装聋作哑。

英法联军不受他的忽悠, 12月28日,英法联军以战舰20艘、地面部队5700余人进攻广州。

14日,英法联军占领广州。这次叶名琛逃得较慢,在广州副都统双禧的衙署内被擒获,押送回印度加尔各答。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攻打广州,好歹还有几场战斗。此次由于叶名琛乱指挥,下令不允许抵抗,洋人几乎没有伤亡就轻松打赢。

广州的战事,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搞笑的是,直到叶名琛被活捉前一秒,他仍然把咸丰皇帝忽悠的一塌糊涂。咸丰皇帝认为,洋人早已被叶名琛击溃且吓破了胆。

1月7日,叶名琛被俘后的第三天,以广州将军穆克德讷首的广东全体高官联衔上奏。这份奏折送到咸丰皇帝面前,后者看完以后一度懵掉了,半天回不过神。

叶名琛10天前的奏折就在他的手边,上报广东局势稳定,洋人早已臣服于天朝神威。

晕头晕脑之下,咸丰批了几个大字览奏实深诧异!

叶名琛也算够有本事的,连皇上都差点被他忽悠瘸了。

叶名琛被俘后又苟延残喘的活了1年多,死在印度。

有人说叶名琛是绝食而死,这没有办法证明。其实,如果叶名琛不想活了,在广州城破时候就可以自杀,为什么要拖到印度才死?这符合逻辑吗?

叶名琛这种人,对中国的危害是很大的。

这种危害,不是说他完全没有才干。而是他的才干只能对内,比如会做官、忽悠上级、欺压百姓,并没有富国强兵的本事。

按照国内游戏规则,叶名琛可以混的如鱼得水。一遇到洋人,叶名琛那天扯淡撒谎的东西就无用了,被洋人活捉只是迟早的事情,还害苦了老百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洋人建立的傀儡政府,就是叶名琛被俘以后的广州政府。

话说回来,满清能够让这种人成为一方诸侯,不灭亡也就有鬼。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