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未解之谜(天王星的未解之谜)
天王星未解之谜。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5倍,体积是地球的1.5倍,它的引力却不如地球,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天王星之所以不能被称为行星,是因为它的轨道非常不稳定,在它的周围环绕着许多小行星,这些小行行星都有可能撞击到它,从而导致它的轨道发生改变。
而在我们的太阳系的8大行星中,有一颗“躺着旋转”的行星,它就是土星之外的天王星。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它的地轴倾角接近异常的90度,自转轴几乎对着太阳,而其他大部分行星自转轴都是几乎垂直于公转轨道面的,倾斜角度不超过30°。和其他行星对比起来,天王星就是躺在轨道上自转和围着太阳旋转。
可是天王星为什么会以如此异常的状态围绕太阳运行?长久以来,这都是一个宇宙未解之谜。现在,科学家终于确定了起因——一个大约为地球两倍大的星体撞击了天王星,从而彻底颠覆了天王星的运行状态,导致了其不同寻常的地轴倾角。简单点说,这个星体把天王星“撞倒了”。
来自杜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天王星的这种异常运行展开了研究,他们利用计算机模拟来研究是怎样的巨头让天王星产生了这种变化,最终,他们确定,由岩石和冰组成的一个年轻而巨大的天体在大约40亿年前撞击了天王星,这个灾难性的碰撞事件最终改变了天王星的状态,并且让它躺着旋转。
模拟还表明,撞击的碎片还可能在天王星内部产生了一些影响,阻止了天王星核心的热量向外传导。研究人员称,内部热量被阻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天王星外部大气温度的极度寒冷,这颗行星外层大气温度能低至零下216摄氏度。
研究主要作者、来自杜伦大学的研究员Jacob Kegerreis表示,天王星旋转轴指向的异常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中并未发现,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因为一个巨大外部影响。目前关于这样的暴力事件的更详细过程和影响,人类还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也表示,这个事件的确定有助于解释天王星外形成的行星环和卫星,关于这次碰撞事件的模拟表明,剧烈的碰撞事件导致两个星体抛射出岩石和冰到了天王星轨道上。然后岩石和冰可以聚合成新的卫星或是在天王星附近聚合成行星环。
1986年,“旅行者2号”飞船在飞近天王星时发现,天王星的磁场与地球的磁场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几乎与我们行星的自旋轴线对齐。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这种对齐会产生在地球上看到的完全不同的行为。这个模拟表明,这次碰撞可能在天王星内部重新添加了冰和不均匀分布的岩石。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天王星的不平衡的磁场。
,奇特的自转方式也造就了天王星上特殊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如果你能长时间身处于天王星的北半球,你将度过只有白天、没有夜晚的21年漫长的夏天,接着的21年有正常的昼夜交替,那是天王星的秋季,然后将度过连续21年只有黑夜、没有白天的冬天,是21年有正常昼夜交替的春天。一个寿命为84岁的地球人,在天王星上一生只有一个春夏秋冬。
从目前来看,虽然天王星有许多诡异的性质,但它本身类似于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系外行星。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这一类的行星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