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灵异的古井之谜 最灵异的古井之谜是什么
最灵异的古井之谜,这口古井位于江苏无锡市惠山区西南,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看到一口井,井水清澈见底,于是下令取水,并赐名“龙井”。后来,这口井被当地人改名为“龙井寺”,成为无锡著名的旅游景点。,就在几年前,这口古井却莫名其妙地地干涸了,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六口具有千年历史的诡异古井,井水千年沸腾不息,令人感到惊奇困惑的是,井水的味道居然像汽水、啤酒和雪碧,人们提出很多看似合理的科学论断,但都在专家的实验中被推翻。
九里沸井
有人提出泉眼的假设,但诡异的是井水水位并没有实质性的升高。
有人提出天然气眼的假设,但诡异的是在水面却点不着火。
有人提出温泉的假设,但诡异的是水温仅限于常温范围。
有人提出井下有怪异生物的假设,但诡异的是抽干井水后毫无异常。
有人提出旁边伴庙有"鬼神"兴风作浪,是超自然现象!
到底是六口什么样的诡异古井呢?
为什么会沸腾千年而不息呢?
难道真的用科学都解释不了吗?
小编这期带大家去见识见识这几口诡异的古井,看看到底是自然现象还是超自然现象。
九里沸井
一 六口古井的历史追溯这六口神奇诡异的古井,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的九里村。
当地人称之为"沸井",而沸井旁边就是著名的季子庙,季子是春秋时期吴越著名的贤者,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建庙。
季子庙
当地人说沸井跟季子庙或许是同一时期建造,这样的说法很可信,其实在记载最早的史料《南齐书》中,就有"游季子庙观沸井"的记载,由此推断沸井的产生不会晚于南北朝时期,这说明沸井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季子庙
尽管沸井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不期却有着不同的数量描述,在南北朝的《舆地志》中有"丹阳九里有沸井百余口"描述,到了宋代欧阳至《九里沸井》诗序中有"古井数十,如鼎沸焉"描述,到了清朝《光绪丹阳县志》中却描述"庙前有沸井四",而现实中九里沸井是真实存在六口。
为什么在各朝代的史料中关于沸井数量的描述不一呢?
沸井的旁边是一个占地很大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沸塘",而在"沸塘"中同样存在近百处水沸腾翻滚的地点。
据说"沸塘"位置曾经是古代大运河的河道,对于《舆地志》中沸井百余口的记载,很可能是包含了这个池塘中的所有沸腾点,加起来共有99处。
二 六口古井六种水质且差异巨大现实中的六口井拥挤在一块约二三十个平米的狭小地带,彼此相距很近,井口造型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用整块巨石打造,从井壁上深凹的"沟壑"中可以看出,古井的历史非常久远。
沸井
六口沸井的水位和沸腾的程度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而水的颜色和清澈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在味道和水质方面呢?
慕名而来的游客总会情不自禁地品尝一下沸井的水,大多数游客都说水的味道像雪碧、汽水或啤酒,有些苦涩的感觉,这显然跟当地其它水井的水完全不同。
沸塘
同样是在季子庙附近,庙内的一口水井水面平静如镜,而水的味道甘甜可口,跟沸井截然不同。
那么其水质成分是不是存在着差别呢?
丹阳市环境监测站的人员曾对沸井提取了样本,带回去做过深入分析。
水质分析样本
根据丹阳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水质分析数据显示,当地普通水井中的水质硬度值在500左右,而沸井井水的硬度值居然达到了1600左右,同样是六口相近的沸井,水中的钾钙镁等离子含量都不相同。
水质分析报告单
水质分析报告单
三 沸井是泉眼的理论见过沸井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打消了这个疑问,因为沸井里的水没有明显多出来。
根据史料记载,千百年来沸井一直是沸腾不息,我们按照一般的常识来推断,泉眼的形成是由地下水流在一定压力下急剧溢出的结果,但沸井的水虽然沸腾不止,水平面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水位并没有随着水面翻滚而有明显的上涨,这说明沸井并不是水流急剧涌出的泉眼。
沸塘
四 沸井是由地下天然气泄漏形成的理论据丹阳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的说法,在距离沸井十几公里远的珥陵镇有一个禽类养殖厂,就曾发生过浅层地表天然气泄漏的事故,养殖场打井取水,井眼发生了天然气泄漏。
这个案例是不是可以说明,跟沸井的距离相对很近,沸井的井底会不会也是天然气泄漏导致的水面翻腾呢?
将打火机伸向水面
将蜡烛点燃
蜡烛送进水面
蜡烛在水面熄灭
当游客掏出打火机,伸向水面时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本来燃烧的打火机在接近水面时奇迹般地熄灭了,如果是有天然气泄漏,毫无疑问肯定会发生火苗爆出的现象。
季子庙的道长把一截蜡烛拴在绳子上并点着,然后顺下去查看,发现越是水面翻滚厉害的沸井,蜡烛熄灭的越快。
这说明水面翻滚的原因不是天然气泄漏导致的。
九里沸井
五 沸井是温泉的理论温泉在我国被定义成3类,即高温泉(75摄氏度以上)、中温泉(75-40度)、低温泉(40度以下)。
要区别沸井是不是温泉,最好的实验结果就是测量出井水的温度。
沸塘和季子庙
那么沸井的水温符合温泉的标准吗?
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六口井的水温进行了细致的检测发现,沸井的水温一年四季总是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本质上跟周边的水温没有明显的差距,夏天六口井的平均温度都在19摄氏度左右,各自相差不大,冬天水温仍然跟周边其它的井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测量水温
显然沸井的水不是恒温的,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跟周边的水井特征一致,也就不符合低温泉的特征了。
六 沸井的形成由水下水生物造成的理论根据附近村民的说法,沸井和沸塘里的水翻滚的特征基本一致,而且位置从不发生变化,这也就排除了塘底有大鱼或水生物作祟的可能性。
九里村村委会主任出示了直接证据,他拿出一些古钱币和2只古代女人用的发簪。
在沸井淤泥中清理出来的古董
他说在很多年前村里曾经清理过井底淤泥,除了发现几枚古代铜钱和一枚古代女人用的发簪外一无所获,根本没有发现什么诡异的水生物之类的东西,况且即使真的有水生物,也不可能一直不停地搅动水在活动。
而那些被发现的铜钱币和发簪,应该是古人在祈福时故意扔进井里的。
七 背靠庙宇"鬼神"作祟的理论当地也有些极端人士认为,沸井背靠季子庙,可能会是一些人们无法看到的东西在作祟,很有可能是超自然现象。
季子庙
针对这种说法相信的人自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沸井必然有它存在的科学逻辑。
八 沸井形成的地质基础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在提取水质样本时,意外有了个重大发现,他们将沸井的水跟周边井水倒进了一次性纸杯中比较,发现沸井的水在纸杯里发生了与众不同的现象,纸杯壁上挂满了小气泡,就跟雪碧倒进了纸杯里一样的效果。
这难道是水里被压缩进了二氧化碳气体?
镇江地质图
结合火苗在水面熄灭的现象,监测站的人员推测沸井水面翻滚的原因,应该是地下二氧化碳气体泄漏导致的结果。
由于监测站监测设备的局限性,没办法对水中的气体作进一步分析的能力,暂无法确定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超常。
沸腾的井水
不过地质专家的结论进一步证明了二氧化碳气体作祟的可能性,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的专家认为,沸井地域具备二氧化碳产生的地质基础,由于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层,在远古时期此地则处于沼泽地带,气候湿润温暖植被茂盛,在地质构造运动的条件下,地表的植被被埋入地下,日久就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岩石断层缝隙中渗出。
这一结论还有一个间接证明,在距离沸井十几公里远的地方,存在一个二氧化碳气体开采矿,这说明沸井的地下同样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可能性,沸井则很可能是由二氧化碳气体涌出造成井水沸腾。
沸腾的井水
不过这个结论还存在让人质疑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六口井相距如此之近,为什么水的颜色、味道、化学物质成分及翻腾的程度差距如此之大呢?
丹阳市旅游局副局长认为,就算是整个丹阳市的水井之水,味道都没有这几口沸井的差距大,六口井六种味道且差距较为明显,这显然让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在二三十个平米的地方聚集了六口水质不同的水井,有的相距连一米的距离都不到,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在如此小的地域地下水应该同出一个水源,为什么会出现六种差异巨大的水质变化呢?
沸腾的井水
为了找出答案,监测站的人员对六口水井进行了一次细致地深度测量,结果虽然不同,但都在3.4-3.9米之间,故水深差别不算是太大。
如果六口井的水来自同一源头,那么当一口井的水位下降时,其它井的水位应该会随着下降。为了验证这个理论,他们把其中一口井的水排干,结果显示其它井中的水位看上去没有丝毫变化。
这就奇怪了,难道六口井的水是六个源头?
在相距一米左右的间距上,六口井六个地下源头怎么可能呢?
九 沸井形成的最佳答案横向岩层示意图
地质专家认为,这六口沸井的位置刚好处在六个地下岩层断裂口处,才是形成沸井奇观的真正的原因。
我们知道地下岩层基本都是呈现横向水平的层状结构,尤其是冲积型的岩层,这些岩层在地质运动下会产生断层分离,出现夹层缝隙,一些有机物形成的气体会在夹层缝隙中流动。
不过问题来了,既然夹层缝隙是呈水平走向的,那么六口井在狭小的区域内也应该会出现相同的结果,怎么反而出现六种不同的结果呢?
竖向岩层示意图
地质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横向水平的岩层在地质作用力的挤压下变形,改变了其岩层夹缝的走向,当岩层变成了竖向结构时,毫无疑问夹层缝隙也会随着岩层变成了上下的竖直结构。
这就不难解释在二三十个平米的地方,会出现六种水质差异巨大的诡异现象,也就是说六口井打在了六个岩层夹缝的出口上,而六个岩层夹缝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及矿物质成分刚好高低不同,造就了六口差异巨大的沸井。
沸井所处的地质环境示意图
老铁们认为这六口千年古井的诡异现象是如何造就的呢?欢迎大家留下高论!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