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逃荒之谜有关诗歌,杜甫逃离长安
杜甫逃荒之谜有关诗歌,也有关杜甫的生平事迹。这首诗的题目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其八·其九·其十·其十一·其十二二》,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绝”,第二部分是“诗”,第三部分是“情”。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夔州的生活,描写了他在夔州的所见所所闻,也是他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李林甫执相时,安禄山尚对其毕恭毕敬,心存顾及,因为每次两人会面,李林甫都是直接道出安的所思所想,这让安禄山心里很不踏实,尽管手握重兵,但仍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
杨国忠为相后,安禄山根本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不就是靠妹妹杨贵妃才一步登天的吗,有何本事呢,杨国忠则多在玄宗面前谗言杨手握兵权不能掉以轻心,两人矛盾日渐加深,更莫言调和之说。
李林甫走后,安禄山目睹李的惨痛遭遇,目睹安的卑鄙恶行,再看看昏庸无能的玄宗和一片黑暗的朝廷,认为谋反时机已成熟,不能再等了。
公元755年寒冬腊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范阳起兵,起兵名义为诛杀奸相杨国忠。二十万大军浩浩汤汤杀向长安城,犹如一把匕首插向大唐的心脏,所到之处几无抵抗,不到月数便渡过黄河,开到洛阳城下。
我大唐已数十年无战事,所有重兵均在边境,内地布兵极少,唐玄宗急忙命封常清守洛阳,高仙芝守长安,匆忙之下招募的士兵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均失败,洛阳陷落,玄宗听信谗言,封、高两员大将惨遭杀害。哥舒翰守卫潼关,潼关乃长安要塞,潼关一旦失守,长安必亡。哥舒翰知道一旦出兵,必败,故坚守潼关,但玄宗皇帝大意轻敌,命其必须出兵,哥舒翰无法之下只能出兵迎战,结果生者无几,自己也惨被俘虏,潼关失守。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带着全家老小逃跑,跟着那些逃跑的人们一起出逃,这次也有重表侄王砅,后来在《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中记录下这段逃亡的过程。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吾客左冯翊,尔家同遁逃。
争夺至徒步,块独委蓬蒿。逗留热尔肠,十里却呼号。
自下所骑马,右持腰间刀。左牵紫游缰,飞走使我高。
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乱离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我跟着逃跑的队伍,徒步向前走着,实在跑不动了倒在一片蓬蒿地里,王砅跑出去十里地了,回头一看没有看到我,又回来找到我,把马让给我骑,右手持刀,左手牵马,这样才让我脱险,能活到今天,这份恩情牢牢记在心间。
我带着家人继续向北走,通过彭衙古道,穿过白水山,见到人候着脸皮要点吃的,谷鸟悲鸣,行人甚少,小女饿坏了,咬着我的胳膊娃娃大哭,担心被虎狼听到,把她抱到怀里捂住她的嘴,她却哭得更厉害了,小儿子表现得很懂事,到路边摘树上的野李子当做饭食。十五天有一半时间在下雨,道路泥泞,我们都是相互搀扶着才能前进。没有防雨的工具,穿着的衣服被淋湿了又很冷,一天也走不了几里地。饿了就摘野果子充饥,把树枝子当做屋檐,早上踩着石头上的水,晚上去找那些有炊烟的地方休息,好不容易才到了周家洼这个地方,来到老朋友孙宰家里。此时天色已黑,孙宰听到我们一家来了,马上掌灯开门,烧上热水让我们洗脚,简直贴在门上给我们招魂。两个女人对着脸,伤心地哭泣诉说逃亡的经过,孩子们都睡熟了,叫起来吃点饭。
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彭衙行》里面,全文如下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在周家洼居住了几天后,我们出了芦子关,过洪水泛滥的三川之地,将家人安排在鄜州城西北的羌村,才让家人安顿下来。
逃亡的路,艰辛自不可语,我的心情冰冷到极点,幽幽豆灯下,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和日益憔悴的妻子,我是老泪纵横,当遇国难悲白发,心存凄凉两茫茫,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还有多远。
备注本文由跟着刘叔叔学作文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