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宝之谜纪录片 中国藏宝图
中国藏宝之谜纪录片《中国藏宝之谜2神秘的大地之眼”。该片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故事。影片通过对藏宝地点的考察,探寻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盗墓行动,揭开了一个长达千年的秘密。该片于2016年11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7年1月,该片入围第71届戛影节主竞赛单元。2018年5月,该片获得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2019年,该片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一、“国家宝藏”火了,原因为何?
优质答案1
有这么一款国内原创节目。
在很多人指责国内综艺萎靡不振,尽会抄袭的时候;在很多人咬定文博类综艺没有出路,已经死透的时候。
它跳了出来,大喊谁说国综都不争气?
等了一年,这档将文博玩到极致的综艺,终于回归了。
你或许已经猜到它的名字。
《国家宝藏 第二季》
导演于蕾
主演张国立 / 黎明 / 宋佳 / 岳云鹏 / 王菲
豆瓣9.4分
年末将至前,它作为重量级选手压轴登场,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季,豆瓣评分9.0分,B站火的一塌糊涂,第一期创下超过150万的惊人播放量,近万人打出9.9高分,一度成为刷爆各大平台的现象级国综。
第二季,仅开播三期,豆瓣评分9.4分,B站点击量与上一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期创下超过500万的点击量,弹幕总数便超10万。
央视爸爸出品,不搔首弄姿,不矫情造作,不哗众取宠,也不故作姿态。
现代美学和传统美感相结合的酷炫舞台,设计成卷轴状的舞台LED覆盖,还有大格局又赏心悦目的灯光舞美效果,再配上波澜壮阔又大气磅礴的BGM。
▲守护人 王菲
这种规格,除了央视,再难找第二家。
而这一次,央视也不再高高在上地端着,而是玩起了接地气的高逼格。
怎么说?
延续第一季的九大馆长坐镇模式,这一季依旧是稳坐C位的老大哥故宫博物院牵头。
其余八位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看门人共同组成「九大天团」。
人送外号「老九门」。
每期围绕一个博物馆,各展示三件馆藏重点文物,以解说+表演的形式,每件文物搭配一组演员作为守护人,濮存昕、王菲、黎明、刘昊然、翟天临、岳云鹏…
可再大牌的明星或演员,来到这里,几乎都成了陪衬。
主角们,是由这「九大博物馆天团」派出的27件国宝级藏品。
比如,讲述尊贵的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立体设计模型,「样式雷烫样」,让我们看到一个精致绝伦,碧瓦飞甍的中国建筑。
比如,诗仙李白的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贴」,让我们看到一个壮志难酬,却又豪放洒脱的伟大诗人。
它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用一种趣味横生的方式和平易近人的姿态,用一种最生动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再让它传承下去。
不仅不说教,不枯燥,还很八卦。
比如,当你听到「李白和杜甫白天手拉手,晚上一起盖一张被子」时,是不是会和张国立老师拥有同款表情包。
所以说,《国家宝藏》与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相比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便是,它难得地摒弃了长篇大论,不过分纠结于家国兴亡,不居庙堂之高,不处乡野之远,不列高堂之上,它在工整中一反传统,又在趣味中保持旋律。
比如,第一季最受好评的那一期,王凯扮演的乾隆,官方吐槽了一番自己的农家乐审美,靠自黑好好火了一把。
可即便自黑,它也始终坚持着国之重器的稳重路线,那一句霸气的「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不知燃哭了多少人。
没错,既活泼,又热血。
既有相映成趣的幽默,又有豪情壮志的洗礼。
比如,小岳岳在属于国宝「宋金项链」的小剧场里,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自己的嘴贱风格,观众仿佛看了一场国宝版相声。
再比如,昊然弟弟在属于国宝「金漆木雕大神龛」的小剧场里,用一个血性的抗日潮汕汉子形象,一句「若是国破家亡宗族散,何来传承?」又仿佛将我们代入那个「中国必然胜利」的燃爆的呼喊里。
从文物聊到历史,从历史聊到文明,再从文明聊到延续。共同畅谈文明脉络,探索民族精神。
它的意义和价值,便在于此。
坦白说,因为《国家宝藏》糅合了综艺化的呈现,难免有一些缺陷。
部分「小剧场」演绎有较为明显的表演设计痕迹,也伴有偏多的臆测成分,但在文物类节目的边缘化尴尬地位和两极化走向的当下,它终究是瑕不掩瑜。
另一方面,被一些网友诟病的偏流量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的设定,我个人倒是不那么反感。
国宝始终是这档节目的第一主角,若启用明星能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打开一部分新的受众群,那它便是成功的。
前提是,它能在侧重偏向拿捏把握之下,不至于让文物沦为娱乐的陪衬。
豆瓣有位网友评论历史需要继续静静悄悄流淌,安安稳稳地讲述自己曾经的沧桑。
碑妹不敢认同。
在我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快速迭递,这些文物都不应该安安静静地摆在博物馆的橱窗,它们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只供游客匆匆一览,或被我们擦肩而过。
它们曾历遍断裂残损,也经受惊心动魄的修复。
这27件文物,它们在前世,承载着岁月变迁下的历久弥新;它们在今生,折射着时代传承下的启承轴转。
正如
「我们究竟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
更多影评及影片链接获取,公众号小碑电影
优质答案2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所谓乱世黄金,很好理解,在兵戎相见的乱世,人命都是朝不保夕,作为政权体现的纸币分分钟有被废的可能,所以纵使再多的银行存款,也没有放在手上的硬通货“黄金”来的踏实,跑路的时候也容易携带,基本十根大黄鱼就可以到国外吃香的喝辣的了。
而盛世收藏,理解起来也不难,当天下太平之时,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总想把老物件老传统,老文化都拾起来,而文物收藏便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载体,同样也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如今便是在这样的时期,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硕果累累,人们有强烈的学习历史,熟知文物的需求,加上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博类节目横空出世,很容易就会成为众人的关注对象,可以这样说,它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方,国家宝藏一改以往冷冰冰的平铺直叙的讲述历史,而是动用了全新的声光电,请了最知名的流量明星前来站台,有心的编剧又根据文物的特点把有意思的历史故事用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还邀请了全国著名的博物馆馆长前来讲解专业的文物知识和其历史背景,这样的节目又看明星又学知识,您说,这样的栏目怎么可能不火呢?
二、央视纪录片《国家宝藏》请了梁家辉王凯李晨等明星,你会看吗?
谢邀!
文物,国宝……总是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文化的沉淀感,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更能帮我们探寻认知历史,文化。我国作为拥有上下5000年悠久历史文明古国,辉煌绚烂的文物国宝数不胜数,每一个都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对于大多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只能通过博物馆冰冷的展示,去远瞻,常被视为尘封了的“老古董”,文物中所蕴含的的文化,故事知之甚少,似乎与我们无关。揭开神秘的面纱,让“文物活起来”,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向人们展示它的有趣,《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的诞生的确开创了“纪录式综艺语态”新模式。
不同于以往《鉴宝》类节目,《国家宝藏》是一种新的画风,新的“打开方式”,首期节目中,作为“国宝守护人”的表演嘉宾王凯上来便被导演带到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接受寻找“中国瓷母”的任务。观众也在跟随嘉宾“寻宝”的过程中了解了国宝的前世今生,无论是李晨扮演的宋徽宗,还是王凯饰演的乾隆帝,都没有喧宾夺主明星只是作为“引子”将观众带入文物故事的情境中,真正的主角依然是一件件“国家宝藏”!
演绎风趣幽默又极富信息量,包含了许多和乾隆皇帝生平有关的趣闻轶事,又不乏年轻观众喜爱的“官方吐槽”,既有阳春白雪,又有平易近人,更是深深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口,有趣,又有“营养”。将“高大上”和“接地气”融合起来,将文物和故事相结合。 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文物;用轻松的语态进行交流,让王羲之和黄公望一起吐槽乾隆的审美;拉近了年轻人和文物之间的距离,让很多网友自动参与其中,如制作乾隆表情包等。尊重年轻人的审美,并加以引导,这恐怕也是节目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第一期出现的三位护宝人李晨、王凯、梁家辉都可谓非常重量级。接下来几期,观众还将看到王刚、蔡国庆、段奕宏、郭涛、宁静、雷佳音、刘奕君、刘涛、陈晓、易洋千玺、关晓彤等明星,老少结合,全有戏骨的底子,每个明星都有自己守护的国宝,明星和他们所守护的国宝,气质又是非常相合的。这是最大咖的公益广告又并非公益广告,让我们的国宝文脉不断,传承与守护,更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除了明星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第二现场,由来自全国东南西北的9大博物馆馆长组成了“第一点评天团”,更是让节目的文化底蕴牢靠,帮观众深入解读蕴含的艺术,文化,历史,让国宝权威展现。
节目将“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相结合,并采用了综艺、戏剧、纪录片等多种表达形式,舞台音效灯光唯美华丽,震撼人心。有央视高水准的效果,更有央视模式的综艺模式的创新转变,又一档文化盛宴,良心综艺!
首期节目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9.4分,B站播放次数22万、弹幕3万,更是刷屏朋友圈和微博,“王凯”和“国家宝藏”都上了热搜,足见节目受到的广大观众的喜爱。“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明星与戏剧形态结合,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式的节目创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如此评价《国家宝藏》。
这类节目,是正对我的胃口,自然毫不犹豫,我会看。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错过这样一档良心节目!让国宝活起来,让上下五千年绚烂文化传承与发扬,让国宝成为网红,就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是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