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怎么死的?陈宫最后被谁杀了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陈宫怎么死的。吕布杀丁原,董卓入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孙权联合曹操打败关羽,刘备称帝,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羽大意失荆州,张飞被东吴偷袭身亡,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马超被曹操追杀不得不投靠刘备,黄忠斩杀夏侯渊,张飞被乱箭射死,赵赵云长坂坡一战成名,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关羽和张飞在一起,谁更厉害呢?我们不妨看看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汉代私学哪里最盛?颍川!东汉豪族哪里最多?颍川!汉末名义上的都城许都在哪里?答案还是颍川!

颍川有太多的头衔,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牛人少典、大禹、夏启、少康、张良、晁错……

即便是汉末三国时期,颍川郡的人才也是多到数不过来。曹操曾说“汝颍固多奇士”,比如颍川最神秘的牛人戏志才,以及司马徽、荀彧、郭嘉、徐庶、陈群、钟繇、杜袭、赵俨、辛毗……,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曾给曹老板打工。

,要问“颍川最具影响力的家族”,您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如果是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荀氏!

一、颍川荀氏的缘起

荀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其出自“万姓之祖”姬姓。

春秋时,晋大夫荀息,裔孙骓、嘉、会,皆为卿大夫,其族为大,别为三族一曰晋公族逝敖,生林父,为文公中行将,谓之 “中行荀氏” ; 二曰林父之弟首,食邑于智,以所食邑氏,谓之 “荀智氏” ; 三曰逝敖曾孙欢,食邑于程,谓之 “荀程氏”。——《古今姓氏书辩证》

这段记载充分说明了荀氏在当时的荣耀,也可以看出家族的根脉发展。

可惜,由于荀林父的后人荀寅,也叫中行寅,与“变法先驱”赵鞅不睦,结果被晋四卿驱逐,导致中行荀氏宗亡族散,为避祸,将姓氏又改回为“荀”,几经辗转,其中一支落户赵国,这也是为何“儒家学派的代表、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出生于赵国的原因。

荀子恐怕是荀家无法超越的人物了吧,只可惜,关于他父辈的渊源,我没有看过比较翔实的记载。

荀子,本名荀况,也被称为孙卿,这是因为汉宣帝刘询时期,为避讳同音,改“荀”为“孙”而得名。

荀子的“十一代孙”荀遂,定居颍川,恢复“荀”这个姓氏,成为“颍川荀氏”的第一人。这是《古今姓氏书辨征》的说法,而《后汉书》说遂子荀淑是十一世孙,或许是史料有误,也可能是我看了盗版书,这不重要,咱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好。

二、神君荀淑的高洁

荀淑,字季和,年轻时就有高尚的德行,讲究仁义礼让,而且学问渊博,在“多奇士”的汝颖地区,属于出类拔萃的。

荀淑认为,只在文字上用功,却不注重实际的学识,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从不雕章琢句,这遭到了俗儒们的鄙视,但真正的名贤却都尊他为师,比如李固和李膺。李膺就是“天下楷模”李元礼,李固也非常有名,他还有个聪明的女儿李文姬。

顺带一提,与李膺齐名的,还有人称“天下好交荀伯脩”的荀昱,而荀昱有个更为后世所知的孙子,即曹操的重要谋士荀攸。荀昱是荀淑的亲侄子,荀彧是荀淑的亲孙子,这也是为何荀攸要叫荀彧一声“叔叔”的原因了

回来说荀淑。

梁太后听政期间,有“日食地震之变”,于是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等荐荀淑,结果荀淑毫不避讳地指责外戚的亲信,这让大将军梁冀怀恨在心,便调荀淑补朗陵侯相,意在让他出丑,可荀淑却以出色的能力及人格魅力,得来“神君”的称号。

后来,荀淑辞官回乡,闲居养志,每每家产增多时,就分给宗族和好朋友们。

公元149年,六十七岁的荀淑病逝。县里决定为荀淑立祠,而时任尚书的李膺更是上表自愿为其守丧。

三、荀家流淌的血液

荀淑有八个儿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他们都有贤名,合称“荀氏八龙”。他们的故事就不一一介绍了,只重点聊其中的两个荀爽和荀绲。

荀爽,字慈明,自幼聪明好学,十二岁就通读《春秋》、《论语》等,当时的太尉杜乔称赞他“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

慢慢地,颍川郡里就流行一句话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所以,荀爽是兄弟八人之中官位最高的,也只有他位及三公。,不是说其他兄弟不优秀,比如“三龙”荀靖,号玄行先生,名气与荀爽相当,被时人称为“二玉”,只是荀靖无意为官,终身隐居不仕。

,荀爽的性格说刚不刚、说柔不柔,怎么讲呢?拿一件事来说吧

公元166年,太常赵典推举荀爽为至孝,拜郎中,他在上奏时,将国家应办的事宜,小到婚丧嫁娶、大到财政民生,洋洋洒洒列了很多,可奏完就辞官不干了,后来李膺被打死,荀爽怕受“党锢之祸”的牵连,干脆隐居海上,又南逃汉滨,一躲就是十几年。

不过话得两说,在被董卓强征为官后,荀爽曾参与密谋诛杀董卓,这就是他的“刚”;以和事佬的身份奉承董卓,从而救下了包括杨彪、黄琬在内的很多名士,这就是他的“柔”。刚柔并济才能成就大事,且万事皆有度,至刚称“愚”,至柔称“疾”。

在大多数人看来,将“柔”的一面做到极致的,是荀爽的二哥荀绲,也就是荀彧的爹。

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彧。父绲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典略》

荀绲因为“忌惮宦官”,让儿子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令荀彧成了别人讥讽的对象。谚语曰“唐独坐”,或云“唐两堕”,唐衡是“贪”与“暴”的结合体,权力滔天且臭名昭著,荀绲这么做,将他老爹的脸都丢尽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唐衡死时,荀彧虚岁只有两岁,如果荀绲“忌惮宦官”,总不至于选个死人当靠山吧。

宦官不同于士人,他们非常现实,“有福一起享、有难你来当”。比如黄巾之乱时,汉灵帝发现宦官与张角勾结,将张让等宦官臭骂了一顿,宦官们找的替罪羊,就是已经死透了的王甫和侯览。

所以,荀绲为什么要让荀彧娶唐衡的女儿为妻,不得而知,但我想,如果被逼迫、或出于同情,那就不该背上这“趋炎附势”的骂名啊。

好在,荀彧撑起了荀氏家族的荣耀,而且唐衡的外孙中确有几个不错的,尤其荀顗,后来成了西晋的开国功勋,也算给荀彧报了仇吧。

四、王佐之才的荀彧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荀彧是颍川荀氏的巅峰”,我也是荀彧的粉丝,说他是三国最聪明的人,未必能服众,但至少“顶级谋士”的头衔,他戴之无愧。

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出任守宫令,这是个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的官员。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三国志》

这段记载不仅说明了荀彧的操守,更体现了他的远见,因为在荀彧离开之后,颍川果然遭到了洗劫,没有随之逃亡的荀氏族人,大多惨死于故乡。

荀彧还未到冀州,韩馥已经被袁绍逼死,虽然袁绍待荀彧为上宾,甚至他的亲弟弟荀谌也在袁绍帐下,可荀彧却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反而投奔了当时非常弱小,且只能算是袁绍打手的曹操。那一年,是公元191年。

后来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我这里只一部分荀彧给曹操的建议,或者说荀彧对曹操的贡献吧

其一,他认为董卓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劝曹操安心壮大自己的实力;

其二,当张邈、陈宫暗投吕布,趁曹操领兵出征而造反之时,荀彧当机立断,一面加强戒备,一面急召夏侯惇,后者乘夜诛杀谋反者数十人,才得以稳定军心;

其三,陶谦死后,曹操打算趁机夺取徐州,荀彧根据形势,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推演,使得曹操决定放弃出征,抓紧时机储粮、蓄力,这为日后的四处征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奉劝曹操迎接东归的汉献帝,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其五,为曹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计划,帮助曹操灭吕布、抚西凉、败张绣、平北方……

,荀彧在引荐人才方面也对曹操有着巨大的贡献,包括戏志才、郭嘉、荀攸、陈群、钟繇、杜袭等等,他们都是曹操称霸北方、稳固后方的绝对功臣。

曹操曾在荀彧来投时,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从荀彧的表现来看,他连萧何的工作也一起干了,而且干得非常出色。所以,荀彧不仅没有辱没荀家的名声,而且应了年少时何颙对他的那句评价王佐才也。

可惜,这位王佐之才,于公元212年病逝,他终究没能见到曹操晋魏公、加九锡,成为“预备皇帝”的那一天,,这也是荀彧极力阻止的缘故。

至于荀彧的死因,咱们这里就不多聊了,相信每位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吧。

五、不辱荀氏的后人

颍川荀氏的后人,并没有因荀彧的死而没落,除了上文提到的荀顗之外,还有很多实力派。甚至荀家的女儿,也是出类拔萃的,比如荀灌,她是荀彧的五世孙女,但与荀彧的文官形象不同,荀灌可是以勇敢著称

公元315年,荀崧于宛城被杜曾率领上万人围攻,几近粮绝,当时年仅13岁的荀灌主动向父亲荀崧请缨,带领十几名勇士冲出包围圈,前往襄阳求援,这段故事载于《列女传》。要知道,古人算虚岁,也就是说,当时的荀灌,小学刚毕业……

其实,荀家的女人早就有“标兵”,比如荀爽的女儿荀采,她的故事同样载于《列女传》

十七岁的荀采,在嫁给阴瑜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可惜,阴瑜不久便死了,荀爽认为女儿年纪尚轻,当听说同郡人郭奕丧妻,便答应将荀采嫁给郭奕。

起初,荀采不从,荀爽就装病,骗荀采回家,荀采本来有所提防,甚至拿着刀去见荀爽,可女子本弱,拗不过左右,只得被送去了郭家。

由于立志不二嫁,便对郭奕表达出自己的决心。虽然郭奕没有逼迫荀采,但已入郭门,只能以死明志。于是,荀采用粉在门上写下“尸还阴”三个字,或许是听到有人来,怕阻止自己寻死,所以“阴”字没有写完,就用衣带自缢了。

,从现在人的角度看,“烈女”是对女性的枷锁,但在汉末三国时期,这样的女人就是好样的。

汝颖多奇士,而颍川荀氏,单单是史料记载的便多达百余人,其中除了身居高位,还有很多儿女与帝王结亲,包括荀彧的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

也正因如此,而有了“不是帝王家,胜似帝王家”的说法。

(图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