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失守的原因(街亭失守的原因是魏国速度很快
街亭失守的原因有很多,诸葛亮也不例外。在这里我们不讨论马稷的功劳,单单说一下马稷的死因。马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不仅有谋略,而且还善写诗,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他却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最终导致自己的命运悲惨。那么,马稷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就要从他的家庭背背景说起了。马稷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马援,他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姐姐卫子夫。
1、正史中马谡失街亭的真正原因?
一个是诸葛亮用人失误,看人眼光不准,不顾众人的反对重用了从未上过战场的马谡;
另一个原因就是马谡纸上谈兵,妄自尊大,自恃自己深受诸葛亮器重,不听王平所劝,擅自改变诸葛亮的部署,最终导致街亭失守。
还一个就是魏将张郃有勇有谋,指挥得当。这些都是失街亭的主要原因。
2、马谡失街亭是怎么一回事?
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副将王平建议在山下安营扎寨,而马谡坚持选在山上,理由是兵书说的置死地而后生,结果被魏军团团围住,断了取水的路,惨败,街亭失守
3、诸葛亮街亭失守的故事是什么?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
公元228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诸葛亮很信任他。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了陈仓(今宝鸡东),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易西北)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4、街亭之战赵云为什么被贬?
街亭之战赵云没有被贬,只是诸葛亮没有让赵云去镇守街亭,他让赵云和邓芝去斜谷埋伏吸引曹真的兵力,派马谡去镇守街亭王平为副将辅佐,然后他亲率大军直逼长安,结果马谡刚愎自用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建议在山上扎营,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失败,赵云在斜谷掩护撤退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是立下大功的没有被贬职。
5、失街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街亭,与旁邻的列柳城同为汉中的咽喉。若是街亭丢失,那列柳城也是孤城难守。更为主要的是,因为益州多山地的地貌,从里往外通行的道路并不多。所以,当汉中的咽喉丢失时,魏军就可以通过阳平关来威胁蜀汉。
而街亭的失守,一方面是因为诸葛亮的错误用人。蜀汉自建立以来,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大多数是处于一种用人唯亲的状态。所以,在经过了关羽失荆州和刘备夷陵之战的两场大败后,蜀汉的人才一直是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
,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却发现无将可用,连赵云这等老将都要提枪上阵。作为一直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多次为诸葛亮提出军事建议的马谡,就成为守街亭的人选之一。可是,马谡虽然在军事上有诸多见解,但无带兵作战的经验,刘备在世时就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可惜的是,刘备的这番话却没有被诸葛亮听进去。再加上其成为蜀汉丞相之后,事事亲为,也无过多的时间来观察和考察马谡。对于马谡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上都是靠之前的接触。所以,当马谡坚决的要拿下马谡的防守任务,且当着众人的面立下军令状时,诸葛亮只好同意了马谡的请求。而这,也是失街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马谡并没有执行诸葛亮的命令,反而大行其道。在诸葛亮的布置中,马谡和王平应当是把蜀军布置在街亭的各要道之上,与列柳城的高翔,以及后方接应的魏延形成犄角之势。可是,当马谡率兵来到街亭时,却抛开了诸葛亮原先制定的计划,反而是把蜀军布置在山顶之上,试图以高角度的视野来探查魏军,从高往低冲锋,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项羽气概。
,马谡的布置给了魏军很大的便利,司马懿率军到达后很快的包围了马谡所在的山头,断了水源,更是打退了王平的支援。正是因为马谡的狂妄自大,不仅丢送了自己的性命,还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利而告终。
,街亭的失守还和高翔与魏延有很大的关系。街亭在陇坻道山口外的几十里,而列柳城在番须道的西口附近,两者相差并不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柳城的高翔手上有一万蜀军。当司马懿的魏军打到街亭时,列柳城的斥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而高翔也没有能够及时的救援。
至于魏延,他本身是督战前部,相当于先锋军。而诸葛亮叫他在后方接应马谡时,魏延本身是不愿的,但奈何不了诸葛亮的军令,才不得不接受。换句话来说,魏延虽然答应了前去做后方接应,但不太上心。因为街亭前方的司马懿大军从辰时到戌时一直围困马谡所部,且也和王平发生多次交战。
,从早上到黄昏的这一段时间内,魏延所率的后方大军根本没有参与到战场上。只等到了晚上,司马懿大军破了马谡所部,且追赶了三十余里时,才碰到了魏延的军队。而当时的魏延,在看到慌逃的马谡,以及后面追赶的张郃时,才仓促应战。
,街亭的失守,不仅和诸葛亮的用人不当,马谡的狂妄自大有关,还和高翔,魏延等人的不及时支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从诸葛亮用马谡为街亭守卫开始,街亭的失守似乎已经有了结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出兵神速,打了曹魏一个措不及防,前期成果非凡,连夺陇右三郡(天水、南安和安定),还收降了魏国大将姜维,可谓是顺风顺水,志得意满。
这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双方的焦点都不约而同的聚焦到了汉中的咽喉要地——街亭。
的结果大家已经知道,马谡被张郃打败,没有守住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按照《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咱们来分析下街亭为什么会失守,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大意,派了马谡当主将去守街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十分顺利,让诸葛亮产生了误区,认为曹魏兵马不堪一击。
于是在选派谁去镇守街亭时,马谡心领神会,第一个请命前往去守街亭。
诸葛亮之前多次跟马谡有军事上的沟通,认为马谡很多军事理论和计策都十分管用。
就拿南中七擒孟获来说,马谡就建议攻心为上,要想彻底安抚南部少数民族,就必须打的他们心服口服,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果不出马谡所料,七擒孟获后,孟获心服口服,表示永远服从蜀汉领导,再不捣乱。
诸葛亮也想培养马谡带兵打仗的能力,这次正好是一个机会。只要守住街亭,不让曹魏兵马过去,马谡的任务就算胜利完成。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手下,这时候不让他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所以,在诸葛亮说了军中无戏言后,马谡眉毛都没眨,直接回答愿立军令状。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马谡这么自信,诸葛亮没有再拒绝他的理由。又派了大将王平辅佐马谡。
于是,马谡带着王平,点炮出征,去守街亭。
王平和魏延等人与马谡不合,几方配合出现重大问题。
诸葛亮看到马谡和王平出发,还是担心二人有失,又把大将高翔和魏延派了过去,让高翔驻守街亭东北的列柳城,魏延领兵驻扎在街亭之后,随时接应街亭的马谡和王平。
诸葛亮派兵布阵看似问题不大,,无论魏延,还是高翔、王平都不看好马谡,这就麻烦了。
魏延是直接怼的诸葛亮,说我魏延是前部先锋,理应当先破敌,不把守街亭的任务给我,怎么把我放在一个安闲之地?言外之意,我是正印先锋,除了赵云,我魏延就是最牛逼的大将,放着我不用。怎么让马谡去镇守街亭,你这不是认人唯亲吗?
诸葛亮明知道魏延有意见,也只好安慰魏延,说前锋破敌是一个偏将、禆将干的事,你是大将,是多路总接应,总守汉中咽喉,你这才是大任,小小的街亭就让马谡去守就够了。
说的魏延眉开眼笑,高高兴兴的领兵前往。
高翔应该对这样的安排也不以为然。马谡没有单独领兵打仗,不能让人信服,守街亭的重任即使不是魏延,那也应该是我,凭什么让个纸上谈兵的家伙去,还让我们给他当接应?高翔也是一肚子气。
再说王平,那就更生气了。守街亭让马谡去也就算了,干嘛让我当副将。想我王平自从汉中之战投降先主刘备,屡立战功。后来协助大将魏延守卫汉中,万无一失。不派魏延、高翔守街亭,那也应该派我去守街亭,怎么能让实战经验为零的马参军当主帅,我当副手呢?应该我当主帅,马谡当副手才对。
大家看看,这三位大将都瞧不起马谡,以后的仗还怎么打?
马谡自以为是,山上扎营,没有很好的保护好水源,不战自乱。
马谡到了街亭,看了看地势,他笑了说,丞相真是多心,就这样的山僻之处,曹魏兵马怎么敢来!
马谡执意要在山上扎营,还顺带给王平大讲兵法“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如果曹魏兵马敢来,让他们片甲不留。
王平认为应该当道扎营,筑起城垣,即使曹魏十万兵马,也不能偷过。如果屯兵山上,被敌兵四面围住,断了水源,那就麻烦了。
马谡知道王平大字不识几个,就又搬出孙子兵法来教训王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曹魏兵马断了我的水源,我们还不跟他们玩命?这样的话,就是以一当百。我马谡熟读兵书战策,连诸葛丞相什么事都跟我请教,你一个小小的副将跟我啰嗦个什么劲啊?
王平坚持在山下扎营,马谡不耐其烦,给了王平5000人,让他山下扎营。王平引兵离山十里扎营,也不愿意跟马谡一起。
司马懿、张郃能力太强,马谡等人不是对手。
司马懿和张郃随后来到街亭。看到马谡在山上扎营,司马懿哈哈大笑,说马谡“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司马懿让张郃领一军挡住王平来路,接着派兵断了山上的水源,四面包围了马谡。
王平看到魏兵到来,引军去接应马谡,遇到张郃,大战了几十个回合,打不赢张郃,只得退兵回营。
山上的马谡看到司马懿军容整肃,没见到战争场面的马谡立马头晕眼花,屡次往山下冲锋都没有成功。再加上司马懿断了水源,又放火烧山,山上蜀汉兵口渴难耐,到处乱窜,还有偷跑下山投降的。马谡一看,山上肯定守不住,只得驱赶残兵拼命冲杀,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一顿掩杀。
后来虽有魏延、高翔和王平来救,亦然无济于事,大家合兵一处,退守阳安关。
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知道大势已去,就安排大队人马退回汉中,自己来了个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后,也回到汉中。
,街亭之所以失守,一是跟诸葛亮的派兵布阵有关系。他不应该派马谡作为主帅去守街亭。魏延、吴懿、王平、高翔都可以,唯独马谡不行。
二是派了马谡后,又派王平、高翔和魏延等接应,更是错上加错。王平就不服马谡,更何况其他人?
三是马谡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屯兵山上,造成街亭快速丢失。
四是司马懿和张郃太厉害,到了街亭就发现了马谡的弱点,一鼓而下,夺了街亭。
街亭丢失最主要的原因还在诸葛亮,他任人唯亲,用人不当,才是失街亭的直接原因,其他都是次要原因。
这一点诸葛亮心知肚明。在他斩杀马谡后,想起先帝刘备临终前还专门告诉自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痛哭不已。
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表自贬三级,说自己用人不当,应该为失街亭和第一次北伐失败负责任。后主下诏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如果诸葛亮用人得当,第一次北伐应该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很可惜,就是因为守街亭的一着不慎,造成了满盘皆输。
以后的诸葛亮吸取了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教训,用人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偏差,由于曹魏方面也开始重视西南防御,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取得比第一次北伐初期这么大的战果。
三国故事,故事三国。
精彩故事,尽在京华新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6、诸葛亮为什么说"街亭"是他的根本,街亭失守,蜀军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诸葛亮在丢街亭后说街亭是他的根本,失去之后蜀军进不得进,退不得退。诸葛亮的这句话,多少有为自己脱罪之嫌,因为让马谡去占领街亭,本就是一道送分题,诸葛亮也没想到,马谡没有一步到位的给出答案,反而用了十分硬核且复杂的解法,关键还解错了…
诸葛亮的北伐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无数的苦楚,但不管出发点怎样,诸葛亮在228年还是向汉中出兵了。在大战开始时,诸葛亮采取的是疑兵牵制战术,他让赵云和邓芝假装功绩郿县去吸引曹真部的火力,自己的大军向祁山进军,曹真一时半会没看懂诸葛亮的打发,就延误了对魏国小城的救援,所以蜀军在初战时就已经占领了天水三郡,还收纳了不少人才。
接着,诸葛亮就开始了街亭的占领计划。请注意,诸葛亮对于街亭的态度是“占领”,而不是“争夺”,因为蜀军本就比魏军先到达街亭,再加上街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军要做的只是将街亭周边的城池占领好,让蜀军有个落脚点就可以了。不客气的说,身为老大的诸葛亮有着分配任务的权力,而占据街亭虽然简单,但也算是一个大功劳,诸葛亮考虑再三,决定把这份功劳送给马谡。
为什么是马谡?
蜀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差的,刘备猇亭之败也把蜀国的半条命送了进去,而这个时候诸葛亮要北伐,朝堂中的反对声不小。诸葛亮从政治方面考虑,他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所以和他走的很近的马谡就进入了他的视野。届时姜维已降,但新降的他还得不到诸葛亮充分的信任,所以出于多种原因考虑,诸葛亮就让马谡去拿这份“大礼”了。
诸葛亮的战略方针说的也很明白,你马谡去街亭占领好城池就OK了,但马谡非要居高临下,最终被张郃打的溃不成军。
蜀国失了街亭,大部队没有一个很好的落脚点,诸葛亮只能宣布回城,第一次北伐失败。
《三国志》记载说刘备临死前特意叮嘱诸葛亮不要用马谡,诸葛亮不知道记不记得刘备这句话,就算记得,人马谡经过好几年的磨炼也成长了不少,占街亭这种小任务也没可能完不成。所以只能怪诸葛亮看走了眼,与其怪马谡不听指挥,不如怪自己“私心”在作怪呢。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诸葛亮其实也知道北伐没可能成功。
马谡被诸葛亮委任守街亭是在第一次北伐的事,汉中通往长安一共5条路线,祈山道地势平坦适合排兵步阵,运送粮草等,缺点就是绕远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走的这条道。马谡真正面对的敌将则是张郃。
先来看看张郃有多强大,张郃作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南征北战,一生杀敌无数、战功赫赫,实战经验更不用多说,能力完全可以排在曹将中前5名。
诸葛亮一厢情愿的让一位毫无实战经验的人去对阵张郃,结果注定会惨败而归。伴随着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面对的难题接踵而来......
街亭的地理位置是蜀军唯一一条平坦的粮道的要地,并且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历史上重要军事关隘、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就此地理位置而言,街亭是当仁不让的‘重中之重’。
马谡失街亭后,大好形势被逆转,诸葛亮就不得不痛苦的下达撤退的命令。
一是、粮食运输不过来,没有粮食怎么打仗?
二是、想要在魏国大军固守的情况下,再攻下街亭,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反而曹魏主力军队可以轻易快速来到陇右战场,此时诸葛亮、魏延等人还被凉州诸郡所牵制,如果不及时撤退,蜀国大军很可能尽数覆灭。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放弃新占领的陇右三郡,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到此失败了。
事实如此!街亭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根本,是阻碍曹魏援军入陇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街亭有失,各条战线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北伐战役将全线崩盘,而且毫无回旋的余地。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可谓是用心良苦,蜀汉军民沉淀了五年的时间,才组织了这场入侵曹魏的大型战役。
诸葛亮的战略目的非常清晰,趁曹魏偏远边境陇右地区疏于防范之际,举数万大军出其不意的将其拿下。然后以陇右五郡为北伐据点,解决蜀道难、战线长,以及粮草押运不济等诸多问题,与曹魏进行持久对峙。
待到根基稳固之后,西可以图取凉州,东可以俯瞰关中,退可以回防陇右。
诸葛亮大军,前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打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陇右五郡由于常年处在比较安逸的状态下,疏于防范,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迫于诸葛亮的威势,倒戈相投。
眼看陇右五郡已得其三,只有陇西、广魏二郡仍然在负隅顽抗、坚守待援。至于广魏方面,有渭水作基础,城池坚固,资源充足,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
于是,诸葛亮将战略目标,紧紧的锁定在了陇西郡……
曹睿亲出长安,遣张郃、曹真领大军,支援陇右地区。除此之外,上邽郭淮方面,也有蠢蠢欲动之势,南安方面又被金城太守骚扰。
诸葛亮马上制定了防御计划。
- 一方面,主力部队继续攻打陇西地区,争取在敌军援军赶到之前,拔掉陇西据点;
- 另一方面,以马谡为先锋大将,截断张郃入陇的必经之地街亭,给陇西的主力部队拔掉城池,争取足够的时间;
- 箕谷方面,遣赵云领一支偏师,佯装攻打右扶风郡郿县地区,吸引曹真的主力大军,以缓解街亭方面的压力。
- 上邽方面,遣高翔领一支偏师,入驻于柳城,以防止郭淮的偷袭。
- 南安方面,守城将士依城坚守。
一旦街亭有失,张郃的五万大军,第一时间就会介入到陇右诸郡的混战中。他可以分兵支援陇西,也可以伺机偷袭天水,甚至可以支援郭淮,都是可以的。所以!诸葛亮的每条战线,都会变得压力倍增。
!张郃打了胜仗,曹真也不会闲着,同样!他也会给赵云施加压力,赵云的疑兵,自然被曹真识破,并且可以轻松击败。上邽郭淮,也会全力进攻柳城。包括广魏郡在内,一旦张郃进入了陇右地区,广魏郡的危机也就不存在了,甚至还会伺机打援。
诸葛亮看中街亭,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是曹魏大军入陇的咽喉要道,只要守住街亭一个月,主力大军就可以拔掉陇西城池。反之,如果街亭被拿下了,张郃的五万大军,就会介入到陇右的混战局面,各条战线都会受到连带影响。
可惜可惜……
7、关羽失荆州,马谡丢街亭,人为因素导致战略要地失去,谁该负责?
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所致,该由其负责。关羽刚愎自用,义气用事,诸葛亮是知道的;马谡纸上谈兵,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先主是叮嘱过的。
关羽失荆州的主要责任在关羽。
因当时刘备尚未得势,找不到更合适的武将,且诸葛亮给关羽制定了"北拒曹操,东联孙吴″的良策。因关羽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关键时候将之抛于九霄云外,误己误国,无法推责。
不过,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借荆州时曾许诺得西川后归还,后又反复借故赖账,以至失信失仁,实为小家子气,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败笔。如果当时采纳庞统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的火烧连营等后续诸多事情发生,历史也该重写了。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马谡失街亭。罪在马谡,责在诸葛亮。
马谡虽"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然限于纸上谈兵,并无独挡一面的才能,故可做最好的参军,不能做独立的大将。在决定谁为据守街亭的先锋时,诸葛亮帐下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但却偏用豪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实为诸葛亮的又一败笔!
马谡接受守街亭的重任后,不听实战经验相当丰富的副将王平反复劝阻,一意孤行,身陷死地,以致身败名裂。确实罪无可恕!
先主刘备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实为一针见血。诸葛亮于此役中既忘先主之言,又不量才而用,实无识人之明。,此役之败,主要责任在于主帅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