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未解之谜真相(世界最全的未解之谜真相)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3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洪洞未解之谜真相,请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不是神仙,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来到我们的公众平台,我们会尽我我们所能给你答案。谢谢!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女生眼中“丑”的3种行为,尤其第3个,难怪异性缘差到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这,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其实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影响颜值的,如果你经常做的话,那么颜值肯定会下降的。

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今天我们说的名人失踪案,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是周昆。


周昆,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八路军)115师参谋长,湖南平江人。

1927年随毛泽东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参加过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周昆多次历任军长、师长等职务,比如红四军军长,三师师长,红二十一师师长,红八军团军团长。

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115师参谋长一职是周昆在担任。

1938年3月,山西,周昆携款失踪,下落不明。

据《彭德怀全传》记载,彭德怀从汉口返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见到周昆。

当时周昆曾向彭德怀发过牢骚,大体的意思是,周昆觉得八路军方条件差,待遇不好,身上没有钱。而国民党方面条件好,住旅馆,吃酒店。

彭德怀大吼一声,"那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周昆还不住嘴:"这次孔祥熙给了3万银洋,叫我带回做慰劳费,说115师保卫了他的家乡,人家可大方!……"

气得彭德怀暴跳不已,拍桌子痛骂了周昆一顿。

之后,周昆就不见了踪影。

周昆携巨款当了逃兵


1938年2月间,周昆领取了国民党给的6万元军费,周昆携款一半——3万元钱潜逃。也有说是周昆是带着孔祥熙给的3万元支票跑掉的,也有说是一共有10万元,但他带走了3万元。

主流的说法是周昆当了逃兵,也有人说周昆是被人打死了。

周昆后续情况如何?去了哪里?说法如下


其一,回了老家,此后再未离开过。建国后组织上对他进行过调查,结果证实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无反革命行为。

其二,去了瑞士,成了慈善家。中国改革开放后,化名回到大陆,积极的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其三,与富家小姐私奔,结果在花光了公款后,被抛弃,后回国被人打死。

其四,周昆在回部队的过程中,被土匪或其他不明分子突然袭击身亡并被秘密埋葬。

我的看法如下


我觉得周昆虽然曾对彭德怀发过牢骚,并不能说明他一定是见钱眼开的人。毕竟周昆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从毛泽东秋收起义开始就参加了革命斗争,历任多届军长、参谋长等职务,可以说经受过组织的严格考验。

至于他和彭德怀发牢骚,只是说明他把彭德怀当做主心骨,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和不满。

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周昆自己携带巨款,很可能被坏人盯上。而坏人也不知道周昆的身份,或者就在他的后脑勺上就是一闷棍,周昆就做了冤死鬼,然后被掩埋。

毕竟在那个乱世,死一个人也不算个事,即使去找,也不会被找到。

如果周昆不出意外的话,那么建国后,他一定是开国元勋。

1938年3月,八路军115师参加了太原保卫战的外围作战之后,奉命准备到吕梁山区去建立抗日根据地。正准备带领部队前往吕梁山区的115师林师长得到了一个很糟心也很让人震惊的消息,该师参谋长周昆带着刚从国军那边领来的3万元的军费走了。

这个周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湖南平江人,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主席一起上的井冈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属于持有原始股的老股东。之后,周昆的职务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过红三十四师师长、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军长、一军团第十师师长、第三师师长。,还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到长征前,红军队伍扩大之后,新编成了两个军团,也就是八军团和九军团,就军团军长罗炳辉,八军团军团长就是周昆。

他这时候的这个级别有多高呢?这时候的粟裕还是师级干部,参加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时候,才出任红七军团的参谋长,而这时候的陈赓还只是红军干部团团长,罗瑞卿在一军团担任参谋长,黄克诚长征时期在三军团当师长,罗荣桓在一军团当政治部主任。而这时候的杨得志、杨成武等人,都还只是团长,在抗战开始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一方面军被改编为115师,下辖两个旅,师长众所周知,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就是周昆。

资格又老,职务又高,而且长期担任军事主官,虽然没上过军校,却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又能出任115师参谋长,可见周昆的军事能力是不差的,起码是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认可。尤其是红军大学校长,这个职务可是很不一般,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有过正轨军校训练的人担任,周昆并没有上过军校,却能担任这样的要职,说明他的军事水平要超过当时许多同级别的干部。

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老同志,而且是高级干部,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了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初到陕北时期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都活下来了,而且也熬过来了,见过多少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那是真正的百战余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但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高级干部,却在抗战开始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仅仅为了三万元,就携款潜逃了,说出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他却真的就这么干了。

关于周昆携款潜逃,一直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解释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周昆曾经走位115师参谋长到武汉参加过国民政府组织的参谋长会议,他在会上见到国军其它部队的参谋长都有小汽车,收入也高,生活条件优越,而他却感觉自己很寒碜,所以有些怨言。他还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给了他三万元,让他带回来犒劳八路军,以感谢八路军保卫他的山西老家。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八路军总部时,周昆还曾在彭总面前抱怨过这个情况,当即遭到朱老总、彭总等八路军总部首长的严厉斥责。

不过,这个解释似乎稍显勉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各级干部和国军的各级将领都有所接触,也不免有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思想波动,尤其是曾经的黄埔学生,虽然在红军时期和他们的同学都是对手,现在抗日时期见了面,都很热络,更容易出现这种攀比心理。更不用说贺老总这种参加革命前就已经担任过军长职务的人,连肖劲光、李富春在北伐时期都挂过国军中将军衔,但他们却都没有贪恋荣华富贵,而是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何以周昆就突然见钱眼开,携款潜逃了呢?

无论这个解释是否靠谱、可信,周昆这样一位参加革命多年,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革命、八路军的高级干部,确实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再未在历史上出现过。对于他的下落,一般的说法也都是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度过了一生。而他虽然携款潜逃,因为并没有投降国军,也没有投降日寇,所以并不是叛逃,只能算是一个逃兵。所以,后来也并未追究过责任,当时又兵荒马乱,没有查找过他的下落。如果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尚在人间,看到那些曾经的战友都成了元帅、大将、上将,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2、历史上有哪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

说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离奇命案,不看到你绝对猜不到这是什么“操作”…

2002年11月24日早上7点20分,香港观塘消防局接到一位年轻女子的报案,对方自称阿怡,她告诉接线员说将军澳茵怡花园第七座东翼31楼1单元内有煤气泄漏的情况,怀疑屋内有对父子煤气中毒了,需要消防队来帮忙破门。

接到报案,消防员火速赶往了事发的单元楼,只见该单元外的一道铁门已经打开,但铁门后的一扇防盗门却被人从里面反锁,可奇怪的是往防盗门缝隙处嗅去他们并未闻到煤气味,那报案人阿怡是怎么知道里面有煤气泄漏的?无法确定是否真有煤气泄漏的话可不敢随意破门啊?

面对消防员的质疑,报案人阿怡递过一张纸条并打开手机短信栏说道“早上7点我看见阿强的短信就立即赶了过来,他们家的防盗门钥匙我丢了,只有铁门钥匙,打开铁门后就在门框上看到这张纸条,而且我怎么叫都没有人应答,电话也关机,所以就拨打了报警电话。

指挥员接过手机,上面的一条短信写道「阿怡,对不起,你以后都见不到我了,今次是我与你说话」,而那张纸条上只有四个大字「小心煤气」

看到这两个物证后指挥员立即下令破门,并且既然已经有“提示”要小心煤气了,所以为避免出现瓦斯爆炸的意外,他们决定采用无火花的工具进行切割并及时疏散了楼道内居民,5分钟后,防盗门便被顺利打开。

走进屋内,员警们果然发现一条2米多长的透明塑料管被接在厨房的煤气管上,而另一头则通向厨房旁边的一个卧室,房内门窗紧闭,甚至连缝隙都被透明胶封上,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毒气室”,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瓦斯味。见状,几人立即上前试图关闭煤气表的总阀门并合力撞开了卧室的木门,只见房内的一张矮脚床上躺着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和一位中年男子,半开的床头柜里还找到一盒12粒装的安眠药,并且已经被服用了两粒,而经报案人阿怡辨认,中年男人就是屋主吕木强,旁边的小男孩则是他亲生儿子吕建安。

随同而来的救护车立即试图对父子俩进行救治,可很遗憾,他们此时都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吕木强,44岁,是八兄妹中的老七,父亲早逝,由于天生性格孤僻、脾气火爆,一直以来他都和家人关系不太和睦。1987年,他认识了妻子郑某某并于同年结婚,婚后两人生下了独子吕建安。起初吕木强在煤气公司任职,之后又转职中环某大药房做起了货运司机,1996年,勤快的他还兼职丰物道某加油站的加油员收入算是不错,所以1997年一家人搬到了这套单元楼,妻子也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小日子可以说是过得和和美美。

就在1999年,吕木强结识了同在加油站工作的收银员、育有3个孩子的26岁有妇之夫阿怡,也就是报案人,两人很快就从同事关系发展成情人关系,更是由于被其他同事撞见他们的丑事导致吕木强遭加油站辞退…而妻子郑某某在得知两人的奸情后也果断向他提出了离婚,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就此分崩离析…

不过对于婚姻的变故,吕木强似乎一点都不在意,甚至时不时就让阿怡来自己家里过夜。可儿子吕建安是判给他抚养的啊?带个情人回家总是不太好吧?所以为了不让儿子打扰自己与情人的“偷欢时刻”,每次阿怡过来的时候吕木强就打发儿子去网吧、游戏厅过夜,也导致吕建安学习成绩差还经常迟到,是学校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

但吕木强可不管儿子学习差、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些问题被老师投诉烦了的他只有一个解决方式就是打…所以自从前妻搬走后几乎每个星期吕建安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爆揍一顿,案发前半个多月的11月1日,他在游戏厅睡过头又迟到了,忍无可忍的老师让吕木强到学校商量儿子的问题,谁知吕木强根本就不去,反而将儿子打成重伤,在医院躺了半个月直到11月20号才刚出院并返校上课…

可见吕木强确实不是个好东西,但问题是他为什么会死呢?真的是自杀吗?自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就在案发当天,观塘区重案组便接手了案件调查,因为在了解过吕木强的大致情况后警方就对他的情妇阿怡产生了怀疑,结合那条短信、纸条以及阿怡的说辞,总感觉整件事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似乎阿怡在刻意引导消防员先进第一现场以便排除自己的嫌疑?,进屋后负责关煤气管总阀门的消防员还发现当时阀门开关居然是被关上了,甚至各种插头也被人特意拔下!如果说吕木强是自杀,并且将房间制成“密室”,那就是“一心求死”咯?可为什么又要去关掉阀门呢?这很矛盾啊?

于是,重案组决定对这个阿怡展开重点调查,一通缜密的摸排下来他们发现阿怡确实没有作案可能,因为

  • 第一,案发的23号晚到24号早上7点阿怡都在加油站上夜班,有监控视频为证,充分的不在场证据;
  • 第二,那张纸条经吕家人鉴定的确是吕木强笔迹;
  • 第三,原本阿怡确实有吕木强家防盗门钥匙,但21号她把钥匙丢了,连同加油站员工储物柜的钥匙也丢了,更重要的在于钥匙还是另一个同事丢的…之所以有外面一层铁门钥匙是因为吕木强在过道消防栓里藏有个备用的;
  • 第四,吕木强近一年多次试图自杀,并且每次都会向阿怡做“告别”,幸亏之前都是她及时赶到救其一命,这次不过是刚好手机没电了,迟了4个小时直至下班回家后才看到短信(短信是凌晨3点07分发送的,吕木强知道阿怡上夜班可以看到)…

这些证据至少可以证明阿怡确实没有撒谎,并且根据现场的布置来看确实是一间“双重密室”,只有里面的人才能如此“设计”,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吕木强的自杀动机又是什么?为情?没钱活下去了?还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又为什么会关上阀门、拔掉插头呢?他究竟是不是真想自杀呢?

为了搞清这些问题,干警们又马不停蹄地对吕木强的社会关系、经济问题、健康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经过了解发现原来自2000年开始他不仅丢了加油站的工作,甚至还被大药房给辞退了,原因自然是作风问题…而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办理了数张信用卡并透资了近二十万无法偿还,一直靠着「有孩子需要抚养」这个借口申领“低保”度日…

不多久,重案组还在吕木强家发现了三封遗书,但内容皆是「欠下十多万卡数无力偿还,失业、感情困扰而自杀」…而经鉴定这些遗书都是吕木强亲笔。

看来,他确实是因为经济和感情问题所以走上绝路的吧?或许死的时候又心生胆怯自己去关了阀门和插头?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近一年来他数次尝试自杀了,是下不了决心吧?调查到这里,重案组准备以自杀、谋杀(指吕木强谋杀了儿子,因为他儿子肯定不是自愿的)结案。可就在此时,一位曾在吕木强自杀时“救”过他数次的西贡老刑警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这位“老差骨”告诉重案组警员说“吕木强并不是自杀,而是想用‘苦肉计’的方式欺骗大家不小心把自己给‘谋杀’了!

什么意思?自己把自己给“谋杀”了?听到这话,在场的警员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西贡警界老前辈。

我早就发现他是在‘测试自杀’了,之前我亲手接到的报案就有十几次,都是烧炭、开煤气,可每次他都会在自杀前给阿怡发条短信,为的就是让对方能够及时来阻止自己。

“Sir,能不能说清楚点?”一旁的干警听得云里雾里…

想必这一次他是付诸行动了吧?做足了措施确保煤气含量不会让自己身亡,还在门框处贴上「小心煤气」的字样,是为了让你们注意以免‘误伤’,谁知由于阴错阳差最终导致他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而他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自己13岁的儿子吕建安,这是谋杀!

“谋杀?那他是用什么方式测量煤气安全含量呢?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听到这话,所有人更是面面相觑。

测量的工具就是他的儿子,吕木强先让自己的儿子吃下安眠药,再将煤气注入房内,等吕建安出现微中毒症状后就关上总阀门,这样便可确保密闭房间内的煤气含量不至于要了他的命。因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肺活量肯定比13岁孩子要大,如果这个时候屋内的煤气浓度只是让一个孩子微中毒的话那作为健康的成年人应该也没有任何问题。

“可…他…”有干警想要问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别忘了,吕木强曾经在煤气公司工作多年,对于这个东西的致死浓度他比我们所有人都清楚。”老前辈补充道。

“那你说吕木强都把煤气含量控制好了,又为什么会中毒呢?”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

他计算错了,他不应该给儿子服用安眠药的,因为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先给吕建安服用安眠药并起效后呼吸就会放缓,这个时候指吕建安药效发挥并出现微中毒症状的室内煤气浓度实际上是大大超过‘理论安全值’的,那足以让一个成年人丧命。

“所以…”人群中又有人想搭话。

所以他原以为这个浓度不会令自己中毒,但为了演得像点于是便去吃下安眠药并发短信给阿怡,可在安眠药药效还没发挥之前他就已经中毒了,而阿怡又直到天亮后才看到短信,他也就错过了抢救时间。

现场的每一位干警被老前辈的这番分析给惊得面面相觑…怎么感觉跟看《柯南》一样呢?

他很聪明,知道如何计算煤气安全含量制造假象…

“Sir,你又怎么断定吕木强目的是想要谋杀儿子呢?难道吕建安没有可能也是意外吗?”重案组负责人打断了老前辈的话。

因为自从怀疑他是在‘预演’、‘测试’后我便开始对他的动机展开调查,而通过调查后我发现他在去年10月给自己的儿子买了一份高额保险,起效时间就是今年11月,并且就是从去年10月开始他频繁‘自杀’,我猜他的儿子死亡时间要比他的死亡时间早很多吧?

重案组研讨室内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因为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如果不是老前辈说出来,谁会往这个方向想啊?

他的每一步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从一年前开始预演,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确实有自杀行为,这样真发生什么意外大家也不会往别的方向去猜测;他每次都会发短信给阿怡,是为了测试她的反应速度以确保自己万无一失;他给儿子和自己服用安眠药,是为了便于控制测量浓度,能够让自己瞒天过海‘假中毒’,否则这出戏就不够真实;他反复利用烧炭、煤气这种‘自杀’方式是为了好浑水摸鱼借机谋杀吕建安,因为我们在看到吕建安有中毒症状后也就不会太在意其具体死亡时间;至于‘搭上’自己,是为了不让我们怀疑‘抢救’过来的吕木强、尽最大可能排除自己的谋杀嫌疑啊…

隔天,法医的尸检报告出炉,吕建安的确比吕木强早了两个多小时死亡,而吕木强死亡时间为凌晨5点左右,往前推两个小时就是在凌晨3点,但这个时候吕木强刚发短信给阿怡,还没开始“等死”,换句话说他真的是在确定了“自认为的安全煤气含量标准”后又迅速闷死儿子吕建安,之后才服下安眠药想要蒙混过关,因为按照先后服药的关系,两人实际正常死亡时间应该是相差不大的!

重案组警员在确定了事情的真相后又立即根据那位老前辈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果然不费多大功夫便揪出“同谋”,一位保险公司推销人,他和吕木强合谋,以“28开”的协议帮助吕木强投保并答应帮忙善后、伪造证明骗取保险金!

【警方没有公布这位“同谋”的信息,据说此人还涉及了好几宗杀人骗保案,因为这些人走正常渠道是拿不到理赔的】

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了,你见过这么“聪明”的人吗?策划了一年多的“杀子骗保”计划居然把自己给搭上了…

,最可惜、最悲哀的就是13岁的吕建安了,居然遇上这么一个毫无人性的父亲,根据吕建安好友小文的反映,吕木强打儿子的时候是真的下死手,好几次他去医院看望被打伤的吕建安都根本就认不到对方,整个脸都变形了,但面对好友的追问,吕建安总是说“如果你还当我是朋友就不要问那么多了,他毕竟是我父亲,等我长大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一切就都好了…

但很遗憾,他已经等不到自己长大的那天了…

有这么一个案子,原本警方因为线索短缺,久久破不了案,可谁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一封匿名信却揭开了整个案子的谜底,而写这封栽赃他人匿名信的人,正是这个悬案的杀人犯。

原本想要栽赃他人,没想到反而将自己暴露了出来,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999年8月16日,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一个普通村民——李狗娃,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来信,看完信之后,李狗娃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封信里面,提及了自己已经失踪了三年的舅舅——韩宝,信里面说,韩宝已经被人杀死,尸体就埋在在韩宝家专门藏放红薯的地窖里,更令李狗娃震惊的是,信中还明确告知杀死自己舅舅的人,正是本村的宋某某。

人命关天,李狗娃读完信后,没敢耽搁片刻,便急匆匆地带着这封匿名信去公安局报案鸣冤。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